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5期

太宁栓剂治疗直肠炎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本院自2003年6月~2004年7月对消化内科门诊的60例直肠炎患者,应用太宁栓剂联合口服思密达治疗,临床效果可佳,现报告如下。2治疗方法外用太宁栓剂加口服思密达。太宁栓剂应用方法: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将太宁栓剂纳入直肠,然后卧床休息片刻。其中治疗6天、12天各做1次病情记录。...

点击显示 收起

  本院自2003年6月~2004年7月对消化内科门诊的60例直肠炎患者,应用太宁栓剂联合口服思密达治疗,临床效果可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消化门诊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0~70岁,平均47岁。病程多为慢性反复发作。60例中有32例以排便次数增多及轻度下腹痛为主诉,11例以黏液便或黏液血便为主诉,10例表现为血便,7例表现为便秘,有43例同时伴有里急后重感及便次明显增多。其中病变程度轻度38例,中度20例,重度2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结肠镜确诊,镜下见黏膜水肿、充血、糜烂,触之易出血。

  1.2  治疗方法  外用太宁栓剂加口服思密达。太宁栓剂应用方法: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将太宁栓剂纳入直肠,然后卧床休息片刻。每日早、晚各用1次,连用12天。其中治疗6天、12天各做1次病情记录。思密达 3g,每日3次,饭前温水服用。

  2  结果 
   
  太宁栓剂联合思密达治疗6天后,腹痛明显减轻28例(32),有效率87.5%;便次减少至3~4次/d,为不成形稀便38例(43),有效率88.4%;黏液血便明显减少20例(21),有效率95.2%。治疗12天后,腹痛全部病例均消失,便次为1~2次/d,为成型便。黏液血便全部病例均消失。

  3  讨论
  
  炎症性肠病特别是非溃疡性结肠炎,以直肠炎多见。其病因至今不清,认为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感染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治疗方法以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强地松、免疫抑制剂及应用SASP栓剂等,疗效可靠,但SASP药物副作用较大,可引起恶心、呕吐、纳差、头痛、皮下出血、溶血,甚至皮疹、肝脏毒性、白细胞减少及支气管哮喘[1],且服药时间长,给临床治疗带来不便。而其代谢产物SASA副作用少,但价格昂贵,许多患者难以承受。
    
  太宁栓剂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藻酸。其主要成分为角菜酸酯、二氧化钛、氧化锌、滑石粉等。角菜多酯属网状多糖,在体温和潮湿的环境作用后可紧密粘附在直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胶状膜结构,该胶状膜结构形成一层保护膜,可在直肠黏膜表面停留8~12h,有效地隔离黏膜与粪便、化学和机械性刺激。二氧化钛有止痒、收敛、减少分泌物作用。氧化锌可减轻直肠及肛门部位的充血、水肿,有一定消炎作用[2]。滑石粉可防止药物聚结,使药物能更好地扩散、覆盖于直肠黏膜表面并包裹大便,减少其水分被过度吸收,使排便更加通畅[3]。
    
  思密达是从天然蒙脱石中提取的双八面体层纹结构的微粒。它具有特殊的带电不均匀性,并含有氧化硅和氧化铝,因而有加强修复消化道黏膜屏障、固定和清除多种病原体和毒素等多方面的作用。思密达对黏膜覆盖能力强,能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和修复[4]。
    
  本文通过观察60例患者应用太宁栓剂联合思密达治疗直肠炎的疗效,可见,其治疗对缓解疼痛、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感有很好的效果,并减少每日大便次数。该方法不失为是治疗直肠炎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 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8.

  2  Denis. J. Permettant une protection efficace de Tianoreine suppotsitorie.FLASH,1994,1:1.

  3  朱明,唐伟松,曹金绎,等.直肠黏膜保护剂治疗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53-55.

  4  姚光弼.思密达临床应用评价.中华消化杂志,1996,4:226-228.

  作者单位: 163000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编辑:石  岚)

作者: 边晓霞,李秀梅,耿威,李慧梅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