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症,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年轻化,外伤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出现的综合征,日常生活中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由急慢性损伤、受凉等因素引起的纤维环变为薄弱、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致使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

点击显示 收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症,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年轻化,外伤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出现的综合征,日常生活中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由急慢性损伤、受凉等因素引起的纤维环变为薄弱、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致使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患者常常以腰痛不适且反复发作,继而下肢出现放射痛、行走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可行卧床休息,骨盆牵引、理疗、推拿、按摩、局部封闭,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等方法,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者宜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病人的康复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作用[1]。护理重点是做好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指导功能锻炼。

  1  术前护理

  (1)急性期患者要绝对卧硬板床休息,腰部制动,防止扭曲、受压、负重,解除机械性压迫。

  (2)术前3天开始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免术后平卧的体位不习惯而影响大小便排泄。

  (3)术前2周禁烟,防止呼吸道感染,如有呼吸道感染者应行雾化吸入,应用抗生素,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手术治疗。

  (4)做好术前准备:备皮、备血、青霉素皮试等,清洁个人卫生。

  (5)术前宣教:讲解手术前后饮食的注意事项、手术方式、术后体位及可能带的引流管的注意事项。

  (6)准备好合适的腰围,教会病人配合护士做轴线翻身的方法。

  (7)术前1天遵医嘱静滴抗生素,手术当天带X线片及抗生素入手术室。

  2  心理护理

  (1)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职业、生活与社会经历、文化层次以及不同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尊重患者为前提,因人而异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开导和解释工作,努力做到术前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首先向患者讲述实行手术的必要性、方法、麻醉的意义和方式,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急处理措施,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使其能区分正常与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至于惊慌和害怕[2]。

  (2)因疼痛影响正常的活动导致生活能力下降,加上对手术的恐惧和对疾病预后的担心,使病人承受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所以要协助病人做好其生活护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愈的病例,树立信心,调节心理情绪,积极应对手术。

  (3)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室,让手术室护士术前与患者沟通,以减轻其对环境的陌生感。

  (4)在护理过程中强调利用沟通技巧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心理护理有的放矢。还注意充分理解患者,换位思考,通过护士的言行,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呵护,激发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给患者,以身示教,起到了事半功倍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若患者仍存在明显的焦虑,给予镇静药,保证充分的休息。

  3  术后护理

  (1)正确搬运病人。3人平托法搬运,保持身体的轴线平直不扭曲。

  (2)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3)术后平卧6h,待呼吸、血压平稳后即可翻身,每12h翻身1次,预防褥疮,翻身时要保持脊柱的稳定状态,采取轴线翻身的方法。

  (4)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疼痛剧烈者应及时解除痛苦,常规应用抗生素。

  (5)手术后6h可进普食,1周内暂不吃牛奶及含糖高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6)伤口引流管的护理。伤口引流管要保持引流通畅,每小时挤压引流管1次,避免因引流不畅形成椎管内的血肿,观察引流的量及颜色,以防大出血和脑脊液漏出,当每日引流量小于50ml时,可拔管。

  (7)术后24h内要观察双下肢及会阴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4  指导功能锻炼

  (1)术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直腿抬高练习以防止神经根粘连,初次由30°开始,每日20次,逐日加大抬腿幅度。由于牵拉次数过多,角度过大可能引起神经根水肿导致疼痛加重,因此应在病人不感到疼痛的范围内逐渐增加次数和角度,随着幅度增加,直腿抬高时硬膜囊可反牵引神经根,当抬高角度在60°时神经根被牵拉幅度最大。

  (2)术后早期卧床期间坚持四肢活动锻炼,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肌肉萎缩,而且对增强机体血液循环功能,提高机体状态,促进疾病痊愈,预防并发症等均有益,如扩胸、深呼吸可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并发症,顺结肠走行方向进行腹部按摩可减少腹胀、预防便秘。足踝、膝关节的活动能避免影响日后的下地行走。

  (3)术后2周拆线,拆线后开始腰背肌锻炼,提高腰背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术后腰伸肌肌力的下降甚于屈肌,提示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加强腰屈伸肌肌力功能的训练,尤其强调腰伸肌的训练,锻炼方法可先用飞燕式,然后用五点支撑法,1~2周后改为三点支撑法,坚持每日3~4次,每次50下,逐渐增加。

  5  健康指导

  包括饮食、生活等方面的健康保健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红峰.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原医刊,2004,31(23):58.

  2  刘卫清.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同健康教育方式效果评价.   当代护士,2004,(12):89.

  作者单位: 214400 江苏江阴,江阴市人民医院

  (编辑:齐  永)

作者: 陈 芳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