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5期

糖尿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测定及其意义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糖尿病所引起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在临床非常常见,这些并发症产生的机制有多种学说,除高血糖、多元醇旁路激活、血流动力学异常外,炎症及细胞因子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报道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LI)等是增高的,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可溶性......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所引起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在临床非常常见,这些并发症产生的机制有多种学说,除高血糖、多元醇旁路激活、血流动力学异常外,炎症及细胞因子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报道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LI)等是增高的,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是体内激活炎症细胞的重要物质。属免疫球蛋白超家属成员,是单链糖蛋白。本研究拟通过对伴有不同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测定(sICAM-1)及血脂、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等观察,探讨sICAM-1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型糖尿病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诊断标准。选取2003~2004年12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例66例,病程从初发到18年,其中男28例,女38例,年龄平均60.1±3.2岁。通过检查使糖尿病患者分成3组,A组:糖尿病无并发症组22例;B组: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16例;C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28例(经头颅CT明确为脑梗死,下肢血管B超或MRA明确为下肢血管病变)。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5±2.1岁。所有病例排除感染、肿瘤及原发性肾脏疾病。

  1.2  方法  患者空腹8~12h采取静脉血,送检空腹血糖(FBC)、糖化血红蛋白(HBAI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另2ml静脉血分离血清后放置于-20℃保存,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sICAM-1。收集24h尿液,尿微量白蛋白用免疫比浊方法测定,计算UAER。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软件操作,数据以x±s表示,各项检测指标之间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2  结果

  sICAM-l在A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时差异无显著性。而B组和C组与正常对照组、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0.01),C组与B组比较时,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FBG、HBAIc、TG在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1)。FBG、HBAIc在糖尿病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DL在C组与B组、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糖尿病组sICAM-1与FBG、HBAIc、TG、TC、HDL、LDL之间未显示相关性。但糖尿病病程与sICAM-1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0.319,P<0.01。详见表1。

  表1  各组sICAM-1及其他生化指标测定值  (略)

  3  讨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炎症反应所起的作用已日益受到关注。ICAM-1主要配体为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二者相互作用介导靶细胞与炎症细胞的粘附。sICAM-1是ICAM-1血清中的可溶性形式,测定sICAM-1的浓度可间接反映内皮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ICAM-1的表达量。有研究证实:炎症可使肾小球、肾小管内皮细胞膜上ICAM-1高表达[1]。sICAM-1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型糖尿病ICAM-1变化与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2]。本研究6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并发症情况,分组后发现,无论并发大血管或小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增高,并且sICAM-1水平与疾病的病程长短呈正相关。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CAM-1水平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各组糖尿病患者FBG、HBAIc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而各组糖尿病患者FBG、HBAIc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组糖尿病患者组间病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并且sICAM-1水平与FBG、HBAIc、TC、TG等无相关性,表明引起血清sICAM-1水平升高,并非短期高血糖、高血脂影响的结果。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使自由基增加,增加的自由基及糖基化终末产物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粘附分子表达增加[3]。另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高血糖状态下,细胞内假性缺氧,产生胞内超氧阴离子,进而介导缺氧后ICAM-1过度表达[4],提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个慢性炎症的过程,炎症标记物水平可随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本研究发现有大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LD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LDL易诱发糖尿病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长期的高血糖致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此,笔者认为临床检测sICAM-1可作为有效判断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指标。同时积极有效降糖、降脂治疗,有利于早期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辉,黄颂敏,沙朝晖,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的表达.免疫学杂志,2003,19(3):211-214.

  2  Albertini JP,Valensi P,Lormeau B,et al.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E-selectin 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in NIDDM. Diabetes Care,1998,21:1008-1013.

  3  Schmidt AM,Hori O,Chen JK,et al.Advanv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interacting with their endothellial recepter induced expression of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 in cultured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and in mice.J Clin Invest,1995,96(3):1395-1403.

  4  Ceriello A,Falleti E,Motz E,et al. Hyperglycemia-induced circulating ICAM-1 increase in diabetes mellitus: The possible role of oxidative stress. Horm Metab Res,1998,30:146-149.

  作者单位: 1 201908 上海,上海市罗店医院

       2 201909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余  强)

作者: 邹华唐艰音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