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6期

上消化道出血诊治对策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比较常见,最严重并发症状是大失血和死亡,死亡率为8%~13。7%,持续或反复出血时可增到30%~40%[1]。笔者长期在基层医院工作,亲眼看见由于医生对上消化道出血处理不及时及不规范,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为了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率,现将诊治对策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点击显示 收起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比较常见,最严重并发症状是大失血和死亡,死亡率为8%~13.7%,持续或反复出血时可增到30%~40%[1]。笔者长期在基层医院工作,亲眼看见由于医生对上消化道出血处理不及时及不规范,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为了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率,现将诊治对策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1  掌握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

  最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这些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另外有较少见原因:炎症因素;机械因素;血管因素;肿瘤因素;全身性疾病;邻近器官的病变。

  2  初步估计上消化道出血量[2]

  2.1  病史和临床指标 

  (1)大便潜血阳性时,出血量>5ml/d;(2)呈柏油样便时,出血量>60ml/d;(3)出现呕血症状,胃内积血>250~300ml;(4)出血量<400~500ml一般不出现全身症状,出血量>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5)上消化道大出血指短时间内出血量>1000ml或为全身血量20%时,出现循环衰竭表现收缩压80~90mmHg或较基础压下降25%,心率>120/min。

  2.2  血液学指标 

  见表1。

  表1  血液学指标(略)
  2.3  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指脉搏/收缩压(mmHg),正常为0.54;休克指数为1,失血量约1000ml;休克指数为1.5,失血量约1500ml;休克指数为2.0,失血量约2000ml。另有血清尿素氮测定;体位试验;中心静脉压测定;放射性核素检查。

  3  认真识别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3]

  消化道出血为间歇性,对每个新患者都应确定有无活动性出血,以决定治疗措施。活动性出血指标:(1)患者又有失血症状;(2)呕血变红或黑便变稀、次数增多;(3)肠鸣音活跃;(4)血压、脉搏经治疗无改善或恶化;(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持续下降;(6)补液与尿量足够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上升;(7)中心静脉压波动不稳定;(8)如不能确定,可插胃管观察或者行急诊内镜检查。

  4  处理上消化道出血必须遵循的原则[4]

  (1)迅速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2)综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3)尽可能的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可能原因;(4)积极创造条件和做好充分准备,实施急诊胃镜检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5)根据不同原因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6)掌握紧急输血指征:出现晕厥、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压下降25%,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25%。

  5  灵活运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1)抑酸治疗:血液的凝固、血小板的聚集都与胃内pH值的高低密切相关,pH值>6时才有利于血凝和止血过程的进行。常用药物是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一般出血停止后仍应维持治疗3~5天。

  (2)胃内局部使用止血药物:去甲肾上腺素4mg加生理盐水50ml 1次/h,口服,连续3次,或者凝血酶200u加生理盐水50ml 1次/h,口服,连续3次。

  (3)血管加压素:研究发现血管加压素静脉持续滴注的出血控制率约为静脉推注的6倍,故目前多主张0.2~0.4u/min持续静滴给药,出血停止后继续用药8~12h停药,该药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与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合用,可使其副作用减轻,降低门静脉压作用加强。

  (4)生长抑素:具有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脉压、抑制胰高糖素,不伴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常用善宁、施他宁,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疗效达80%~90%。

  (5)中成药:三七粉、白芨粉,各1.5g/次口服,3次/d;云南白药,1.5g口服,2次/d;大黄白芨粉,5g/次口服,3次/d。

  (6)内镜治疗:常见有内镜直视下药物止血;局部注射法;微波、电凝、激光止血;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曲张静脉结扎术。

  (7)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指标:①短期内快速输血而循环状态仍不稳定者;②入院后24h,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③过去有多次反复出血史,此次又再次大出血;④老年病人合并有其他脏器疾病,不易耐受长时间持续出血,如出血量大又能耐受手术者。

  6  注重疗效分析与处理、医患沟通

  对于好转的病人,一定要加强巩固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力求根治,防治并发症和再出血,后期可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对于常规止血治疗效果不明显者,边治疗边找原因,随时调整用药方案,选择特殊止血药;对内科常规保守治疗无效者,积极寻求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一常见的急症,大出血可造成病人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病人就诊时,经治医生应如实告知病人及家属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常用的治疗手段,并将初步评估的出血程度如实告知病人及家属,以使病人及家属理解,配合治疗。如需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的,应在病人及家属签字后实施,有手术指征应及时与外科医生沟通,病人及家属同意后予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9.

  2  孙明,李固本.内科临床进修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2

  3  陈卫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1.

  4  于皆平,王纯.临床病案300例诊断策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3.

  作者单位:425300 湖南道县,道县中医院

  (编辑:汪  洋)

  【中图分类号】  R573.2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比较常见,最严重并发症状是大失血和死亡,死亡率为8%~13.7%,持续或反复出血时可增到30%~40%[1]。笔者长期在基层医院工作,亲眼看见由于医生对上消化道出血处理不及时及不规范,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为了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上消化道出血诊治率,现将诊治对策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1  掌握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

  最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这些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另外有较少见原因:炎症因素;机械因素;血管因素;肿瘤因素;全身性疾病;邻近器官的病变。

  2  初步估计上消化道出血量[2]

  2.1  病史和临床指标 

  (1)大便潜血阳性时,出血量>5ml/d;(2)呈柏油样便时,出血量>60ml/d;(3)出现呕血症状,胃内积血>250~300ml;(4)出血量<400~500ml一般不出现全身症状,出血量>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5)上消化道大出血指短时间内出血量>1000ml或为全身血量20%时,出现循环衰竭表现收缩压80~90mmHg或较基础压下降25%,心率>120/min。

  2.2  血液学指标 

  见表1。

  表1  血液学指标(略)
  2.3  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指脉搏/收缩压(mmHg),正常为0.54;休克指数为1,失血量约1000ml;休克指数为1.5,失血量约1500ml;休克指数为2.0,失血量约2000ml。另有血清尿素氮测定;体位试验;中心静脉压测定;放射性核素检查。

  3  认真识别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3]

  消化道出血为间歇性,对每个新患者都应确定有无活动性出血,以决定治疗措施。活动性出血指标:(1)患者又有失血症状;(2)呕血变红或黑便变稀、次数增多;(3)肠鸣音活跃;(4)血压、脉搏经治疗无改善或恶化;(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持续下降;(6)补液与尿量足够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上升;(7)中心静脉压波动不稳定;(8)如不能确定,可插胃管观察或者行急诊内镜检查。

  4  处理上消化道出血必须遵循的原则[4]

  (1)迅速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2)综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3)尽可能的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可能原因;(4)积极创造条件和做好充分准备,实施急诊胃镜检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5)根据不同原因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6)掌握紧急输血指征:出现晕厥、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压下降25%,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25%。

  5  灵活运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1)抑酸治疗:血液的凝固、血小板的聚集都与胃内pH值的高低密切相关,pH值>6时才有利于血凝和止血过程的进行。常用药物是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一般出血停止后仍应维持治疗3~5天。

  (2)胃内局部使用止血药物:去甲肾上腺素4mg加生理盐水50ml 1次/h,口服,连续3次,或者凝血酶200u加生理盐水50ml 1次/h,口服,连续3次。

  (3)血管加压素:研究发现血管加压素静脉持续滴注的出血控制率约为静脉推注的6倍,故目前多主张0.2~0.4u/min持续静滴给药,出血停止后继续用药8~12h停药,该药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与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合用,可使其副作用减轻,降低门静脉压作用加强。

  (4)生长抑素:具有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脉压、抑制胰高糖素,不伴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常用善宁、施他宁,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疗效达80%~90%。

  (5)中成药:三七粉、白芨粉,各1.5g/次口服,3次/d;云南白药,1.5g口服,2次/d;大黄白芨粉,5g/次口服,3次/d。

  (6)内镜治疗:常见有内镜直视下药物止血;局部注射法;微波、电凝、激光止血;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曲张静脉结扎术。

  (7)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指标:①短期内快速输血而循环状态仍不稳定者;②入院后24h,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③过去有多次反复出血史,此次又再次大出血;④老年病人合并有其他脏器疾病,不易耐受长时间持续出血,如出血量大又能耐受手术者。

  6  注重疗效分析与处理、医患沟通

  对于好转的病人,一定要加强巩固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力求根治,防治并发症和再出血,后期可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对于常规止血治疗效果不明显者,边治疗边找原因,随时调整用药方案,选择特殊止血药;对内科常规保守治疗无效者,积极寻求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一常见的急症,大出血可造成病人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病人就诊时,经治医生应如实告知病人及家属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常用的治疗手段,并将初步评估的出血程度如实告知病人及家属,以使病人及家属理解,配合治疗。如需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的,应在病人及家属签字后实施,有手术指征应及时与外科医生沟通,病人及家属同意后予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9.

  2  孙明,李固本.内科临床进修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2

  3  陈卫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1.

  4  于皆平,王纯.临床病案300例诊断策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3.

  作者单位:425300 湖南道县,道县中医院

  (编辑:汪  洋)

作者: 何 奇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