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9期

一起阴河水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暴发流行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西南某市岩溶地貌特别发育,在中心区有一条近2000米的阴河(地下河)有8个抽水机供简易自来水,某年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这8个简易自来水供水区发生279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病人,罹患率1。1方法根据统一流行病学调查表结合医院诊断和血清学诊断资料。2结果该阴河周边分布有较多溶洞、落水洞和裂隙,地面水向地下......

点击显示 收起

  西南某市岩溶地貌特别发育,在中心区有一条近2000米的阴河(地下河)有8个抽水机供简易自来水,某年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这8个简易自来水供水区发生279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病人,罹患率1.89%(279/14896)。

    1  调查方法与结果

    1.1  方法  根据统一流行病学调查表结合医院诊断和血清学诊断资料。

    1.2  结果  该阴河周边分布有较多溶洞、落水洞和裂隙,地面水向地下阴河渗漏的通道作用十分突出,地面水贫乏。阴河上游居住有8000多人口,无地面河流。阴河中、下段分布有4个抽水点,8个抽水机,都位于最低处;上游某厂在公路边抽水的家庭末梢水细菌总数22个/ml,大肠菌群230个/L;在田地中央抽水的末梢水细菌总数17个/ml,大肠菌群138个/L;在附近有近百户人家的溶洞口的雨后末梢水细菌总数794个/ml,大肠菌群>23800个/L。8个抽水机供应工厂、农民、机关、学校的14896入饮用,均有蓄水池,但未进行常规消毒,常年有“肝炎”、伤寒病人的发病。

    (1)发病时间分布与降雨:8月底到9月初,阴河上游人群发生8例“肝炎”病人,10月上旬开始在阴河水8个自来水供水区出现21例占全部病例的7.5%,10月中旬发病56例占20.1%,下旬20例占7.2%;11月上旬63例占22.6%(11月6号开始水源消毒),中旬62例占22.2%,下旬26例占9.3%;12月上旬25例占9.0%,中旬6例占2.2%,发病在12月下旬终止,总共发病279例。该区域在9月中旬和10月上旬曾多次降中雨,发病在10月中旬和11月上、中旬形成高峰,发病曲线呈双峰型。

    (2)发病的性别年龄分布:男性病人213例,女性病人66例,男女之比为3:1。发病年龄最小18个月,最大48岁;1~4岁13例占4.6%,5~15岁129例占46.3%,16~29岁114例占40.9%,30岁及以上者23例占8.2%。

    (3)病例的职业分布:学龄前儿童24例占全部发病的8.6%,中小学生114例40.9%,外地民工78例28.1%,农民36例12.9%,职员16例5.7%,其他11例3.9%。

    (4)不同简易自来水人群的罹患率:按阴河流向,上游某厂甲肝罹患率1.47%(19/1289),其次某工程处基地1.23%(9/732),某建筑公司1.9%(11/580);共抽同一溶洞口水源的外地民工罹患率18.8%(78/415),某气象局职工家属7.0%(6/86),某酒厂职工家属2.3%(15/217),某中学学生2.8%(35/1250),外地民工与本地职工家属甲肝罹患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5.71,P<0.001)。同期毗邻饮用正规自来水厂供水区的20000多人中甲肝罹患者仅18例,罹患率仅0.08%;其中某中学罹患率仅0.09%(2/2180),且二例学生与用阴河水中学学生同床或相约一起上学,有密切接触史。混用自来水公司水和阴河水人群甲肝罹患率3.2%(4/127)。阴河水供水区同期有伤寒发病44例。

    (5)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病人有低热、神萎、厌油、恶心呕吐、肝区不适、尿黄、肝脾肿大等等症状、体征;住院病人临床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93%(78/84)。该区域111例病人仅10例的HBsAg阳性,占9%。24例急性期病人血清抗-HAV IgM均为阳性,其中阴河上游某厂3例,某工程处基地2例,某建筑公司3例,溶洞口5个抽水机供水区共16例(民工5例,气象局2例,某中学9例)。密切接触无症状者4人中有1人血清抗-HAV IgM阳性,1人可疑阳性,2人阴性。

    2  防控措施及其效果

    发现并判明疫情后,立即在疫区进行卫生宣传,提倡饮用开水和用温开水刷牙,各学校和施工队必须保证饮水烧开后供应学生和民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禁止销售生冷和用生水调制的小吃。11月6日查明原因后,立即组织和指导各简易自来水管理单位在蓄水池内进行一次饮水含氯>2mg/L的超氯消毒排尽后,长期保持饮用水余氯在0.3~0.6mg/L的范围。11月下旬甲肝发病明显减少,12月下旬流行终止。数月后,有7个简易自来水供水区改由自来水公司供水,一直没有再出现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某厂仍用阴河简易自来水,外来居住人员中不断有伤寒和“急性黄疸型肝炎”等患者发生。

    3  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这是一起典型岩溶地区地下阴河水污染引起的8个简易自来水供水区甲肝暴发流行。其主要特征有:(1)流行始于阴河上游村镇出现病人之后的一个平均潜伏期之内;(2)病人集中分布在8个汲取阴河水未消毒的简易自来水供水区,疫区范围大;(3)随阴河流程的延长污染加重,罹患率也增高;(4)65%的病人发生在两起降雨后的30天内,形成两个高峰,水源消毒后发病迅速减少;(5)病人临床表现典型,血清抗-HAV IgM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和病人在阴河水8个供水区人群的分布相吻合;(6)阴河水长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地人群罹患率非常显著低于外来民工,本地人群易感性显著减低。

    作者单位: 553001 贵州六盘水,六盘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若  木)

作者: 丛旭滋,李福成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