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1期

超短波治疗急性面神经炎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面神经炎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临床上常称之为Bell麻痹,表现一侧面肌麻痹。我科用超短波治疗急性面神经炎32例,观察超短波治疗对急性面神经炎康复的疗效。全部采用超短波治疗,频率50Hz,波长6m,圆形电极,直径5cm,间隙1~1。32例中治疗10~2次,平均治疗15次±4次。...

点击显示 收起

  面神经炎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临床上常称之为Bell麻痹,表现一侧面肌麻痹。我科用超短波治疗急性面神经炎32例,观察超短波治疗对急性面神经炎康复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32例患者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6~53岁,<31岁9例,31~50岁15例,>50岁8例;病程24h~30天左侧面肌瘫痪17例,右侧面肌瘫痪15例;全部采用超短波治疗,频率50Hz,波长6m,圆形电极,直径5cm,间隙1~1.5cm,于患者侧乳突和耳前斜对置,无热量或微热量,每次15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32例中治疗10~2次,平均治疗15次±4次。

  2  结果

  32例患者中,部分病人治疗2次后出现效果,治疗4次后有28例患侧症状减轻,鼻唇沟边浅,眼睑下垂减轻。1个疗程后仅说话或笑时患侧口唇下垂,2个疗程后基本恢复,无后遗症。4例因病程较长,治疗后虽有好转,但未获痊愈,32例患者治愈率为87.5%。

  3  讨论

  面神经炎主要由于面神经管或茎乳孔内炎性水肿压迫面神经而致病,急性期内物理治疗以控制炎性水肿,改善局部循环减少神经受压为主。超短波能改善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减轻神经受压,加速面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1]。同时在改善营养和提高代谢的基础上,促进细胞再生,抑制细胞的活化,减少炎性递质的释放,以及抑制自由基代谢,而促进局部水肿炎症的消退,加速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2]。因此,可有效地治疗急性面神经炎。通过对32例患者的观察,笔者发现超短波治疗越早进行,痊愈的几率越大,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越好。24h内接受治疗可有效地防止面神经的变性,可避免因药物或其他治疗的刺激造成的副作用及留有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朱贞国,朱文辉.物理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阶段的疗效分析.中华理疗杂志,1991,14:92-93.

  2  李晶,佟芳,陈祥根,等.超短波抗炎机理的探讨.中华理疗杂志,1990,13(4):201-202.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266071 山东青岛,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理体疗科

作者: 范丽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