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2期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0例临床特点及EBV抗体检测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0例临床特点及EBV抗体检测(pdf)【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及其EBV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对30例成人I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IM早期或表现局部症状时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单一器官疾病,30例用酶联玻片法测定EBV抗体(抗VCA-IgM)阳......

点击显示 收起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0例临床特点及EBV抗体检测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及其EBV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30例成人I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IM早期或表现局部症状时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单一器官疾病,30例用酶联玻片法测定EBV抗体(抗VCA-IgM)阳性28例(93.3%)。结论  成人I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肝损害突出,对诊断不明的发热,特异性EBV抗体测定可作为常规检测项目。

    【关键词】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检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是主要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因其症状与体征不典型,且复杂多变,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而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因人群整体发病率不高,临床重视不够,漏诊、误诊率更高,近几年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共诊治成人IM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IM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6~75岁,其中16~30岁26例,30岁以上4例,平均(25.33±2.45)岁。

    1.2  诊断依据  根据《感染病学》IM的诊断标准[1]:(1)异常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10%以上; (2)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1:80以上);(3)特异血清学检查阳性,即用酶联玻片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测定EBV抗体,即抗衣壳抗原抗体(抗VCA-IgM)、抗早期抗原抗体(anti-EA antibody)阳性。

    1.3  临床表现  成人IM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以秋末冬初为多,占56.7%。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分别80%、86.7%、86.7%。发热病人一般热程长短不一,短至3天,长达28天,平均14.4天。持续发热14~28天,呈不规则热者17例。脾肿大16例(53.3%),为左肋下1~3cm不等,少数伴轻压痛。扁桃体渗出13例(43.3%)。咳嗽9例(30%)。皮疹7例(23.3%),形态为多形性(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等),一般起病后4~10天出现,5~7天内消退,无色素沉着。肝肿大3例(10%),为右肋下0.5~4cm不等,质地软,无压痛或有轻压痛。黄疸3例(10%),眼睑水肿2例(6.7%),头晕呕吐1例(3.3%)。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  30例IM患者中检出血异型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10%以上)23例(76.7%)。血小板计数均正常。21例进行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1:80以上) 3例(10%)。30例用酶联玻片法测定EBV抗体(抗VCA-IgM ),阳性28例(93.3%)。检查肝功能30例,而血清丙氨酰转氨酶(ALT)升高28例(93.3%),其中200u/L以上21例(70%)。LDH升高8例(26.7%)。TBil升高4例(13.3%),最高达279.8mmol/L。甲~戊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指标均阴性。尿蛋白升高(++)2例。

    2.2  其他检查  X线胸片显示均正常。ECG检查显示窦性心动过速3例,T波改变1例。

    3  讨论

    IM在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多以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及EBV抗体为特征[1]。通过对本组病例分析,发现:(1)成人患者显性感染的年龄为15~30岁,35岁以上少见。本组病例中16~30岁的患者有26例,占86.7%,且多有发热、咽峡炎及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与文献报道相符[2]。(2)本病的发热特点为热型不规则,热程长短不一。本组资料多数为不规则热,发热时间最长达28天,故当患者发热时间超过2周,而精神、饮食等一般情况较好,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应考虑到此病。(3)本组病例中有6例无发热。3例表现为乏力、尿黄。2例表现为眼睑水肿,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1例表现为头晕、呕吐、步态不稳。除抗VCA-IgM阳性,1例嗜异凝集试验阳性外,其余检查未发现异常,证实为EB病毒感染的不典型发病。IM临床分三期,即上呼吸道感染期、腺热期、恢复期。在上呼吸道感染期内一般症状较轻,无特异性,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颈淋巴结炎等,而在腺热期内EB病毒可侵犯全身各脏器,故当仅出现某一局部表现而其他症状不典型时也易误诊。(4)淋巴细胞增多是IM最主要的血液学表现,异型淋巴细胞是IM的血液学标志,在发病的第1~21天可达10%~20%或更高[1]。虽然与本病同样的异型淋巴细胞形态也可出现在巨细胞病毒感染、肝炎、风疹等疾病中,但在基层医院,重视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及其动态观察对减少IM误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近年来由于电脑自动化检测的普及(它对异型淋巴细胞无识别性),使得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检测率下降。本院通过有经验的检验师涂片镜检,30例IM患者中检出血异型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10%以上) 23例(76.7%)。提高了临床确诊率。(5)分析本组病例发现,成人IM并发症以肝损害最多见(93.3%),以ALT升高为主(93.3%),少数出现黄疸(13.3%),与文献报道相符[1]。但本组成人IM肝损害ALT升高200u/L以上有21例(占70%), 1例胆红素明显升高,提示ALT中度以上升高为主,少部分出现重症肝炎表现。而文献报道儿童IM肝损害以血清ALT升高为主,且多为轻到中度升高,多数升高仅在100u/L以内,仅少数伴有恶心、呕吐、纳差、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未发现黄疸[3]。儿童IM肝损害发生率约75%[4]。说明肝脏损害程度及肝损害发生率似与年龄有明显关系,年龄越大肝损害发生率越高,且损害程度越明显。但因临床病例数过少,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有待进一步总结分析。 IM主要病理变化是由于T淋巴细胞的增殖,肝脏损害为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主要表现为肝门区淋巴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5]。也有报道重型IM所致肝细胞呈散在液化性坏死[6]。本组资料显示,成人IM中的肝损害大多表现为亚临床型,重者可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甚至重症肝炎,本组有1例误诊为重症病毒性肝炎,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IM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肝功能损害较轻,临床又无表现者,不需给予特殊的保肝治疗,常规抗病毒治疗即可获得良好疗效。但对于黄疸较严重,肝功能损害及肝脾肿大程度明显者,应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采取积极的保肝措施。本组资料中因亚急性肝坏死、肝性脑病自动出院1例,该患者早期误诊为急性黄疸性肝炎未予抗病毒治疗。对持续高热伴有明显肝功能损害者,尤其是有黄疸的患者,应警惕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的可能。 (6)用酶联玻片法测定EBV抗体(抗VCA-IgM、抗早期抗原抗体),其出现早,阳性率可达80%以上,感染后1~2周达高峰,8~12周消失,阳性提示EBV急性感染或病情呈持续状态[8]。本组共检测抗VCA-IgM 30例,28例阳性,阳性率93.3%,故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部分病人热程较长,临床症状不典型,未检出异型淋巴细胞,嗜异凝集试验阴性,但抗VCA-IgM阳性,因此,对于诊断不明的发热,EBV抗体测定可作为常规检测项目。(7)嗜异凝集试验虽不属于EB病毒特异性试验,但对IM有较强特异性,阳性率较高,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因其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变化较大,故当阴性时应注意复查[7]。但分析本组资料发现此试验阳性率仅为10%,与文献报道不符。未动态观察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在病程中的变化,可能是其阳性率低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斯崇文,贾辅忠,李家泰.感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203;199-200.

    2  彭文伟.传染病学,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

    3  金玲,减晏,王殿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害的临床分析.中国小儿血液杂志,2000, 5(6): 268-269.

    4  吴梓梁,邹亚伟.小儿EB病毒感染.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6):335.

    5   陈菊梅.现代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14-219.

    6  陈光华,宋永生,陈峥嵘,等.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二例尸检.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 30(2): 155-156.

    7  吕善根.EB病毒抗原抗体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意义探讨.中华儿科杂志,1998,36(3):144-145. 

   作者单位:419200 湖南新晃,新晃县人民医院内科

   (编辑:邓  锋)

作者: 周志鹰,姚茂江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