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11期

深静脉穿刺置管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62例病人经前路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162例病人中,151例一次穿刺置管成功,11例重新穿刺或改为其他穿刺方法成功。结论经前路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择162例病人经前路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结果 162例病人中,151例一次穿刺置管成功,11例重新穿刺或改为其他穿刺方法成功。 结论 经前路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关键词】  深静脉;穿刺置管


    自2000年起,笔者开展了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用于手术中监测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与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2例,男105例,女57例;年龄15~82岁。

    1.2  穿刺方法  162例无穿刺禁忌者均采用经前路行颈内静脉(多为右侧)穿刺置管。

    1.2.1  体位  病人取头低15°,屈氏位,头略偏向穿刺点对侧,同侧肩下垫一薄枕。

    1.2.2  穿刺点定位  以乳突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线中点为穿刺进针点,用龙胆紫标记,向同侧乳头方向画线标记穿刺方向。

    1.2.3  穿刺置管操作  消毒皮肤、铺巾。采用佛山产舒贝康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包。试穿成功后,穿刺针接上生理盐水注射器穿刺,针入颈内静脉后置入导丝,退穿刺针,压迫穿刺点,插入静脉扩器扩张皮下,置入导管12~13cm,退出导丝,回抽血液通畅后用肝素盐水冲洗,穿刺点皮肤缝合1针固定导管,接三通、输液及CVP测压管,用胶膜贴盖。穿刺完毕恢复病人体位。

    2  结果

    162例病人中,151例一次穿刺置管成功,11例重新穿刺或改为其他方法穿刺成功。  11例中有4例是在置入导丝时穿刺针从血管内滑出,致导丝置入困难;有1例导丝置入后置入导管困难,退出导丝后发现导丝已打折,均重新穿刺成功。  3例误穿动脉血管,发现后立即退针,压迫10min后,均未形成明显血肿,其中1例病人是在置入导管接上输  液后有大量回血才发现误穿入动脉;1例在压迫止血后避开穿刺方向继续穿刺颈内静脉成功;1例改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成功。  对3例反复穿刺未能成功的病人,改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成功。  本组病例中,误穿动脉3例,占1.85%,经压迫后均未引起明显血肿,没有发生误穿胸膜及血胸、气胸、空气栓塞、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

    3  体会

    选用经前路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提高了围术期的安全性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效率。

    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及多种穿刺技术非常重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一方面能保证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缩短了穿刺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例误穿动脉者占1.85%,低于经前路穿刺颈内静脉插管误伤动脉8.5%~23%的几率[1];另一方面,在穿刺遇到困难时游刃有余,可以避免单一径路及反复的穿刺,保障了深静脉置管的成功率。4例在置入导丝时穿刺针从血管滑出,3例误穿动脉皆因操作不熟练所致,1例导丝打折,1例置入导管后才发现误穿动脉,都是因为经验不足所致,今后要力求避免。

    在反复穿刺颈内静脉不能成功的情况下,选用20#红色Braun静脉留置针穿刺颈外静脉成功后,退出针芯,置入导丝,然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4例病人均取得满意效果。笔者认为从颈外静脉穿刺,具有直观、定位准确、操作简单、损伤小等优点,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补救方法。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孙伯銮.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443007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 侯振民, 姚太俊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