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9年第8卷第7期

浅谈乡镇卫生院管理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乡镇卫生院管理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枢纽,它承担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行政职能,是基层公共卫生的服务机构。为此,抓好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保障全民身体健康,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水平......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管理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枢纽,它承担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行政职能,是基层公共卫生的服务机构。为此,抓好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保障全民身体健康,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1  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1.1  缺乏对办院宗旨和服务效益的正确认识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淡化社会效益,医院管理者缺乏对办院宗旨和服务效益的深刻理解。

    1.2  缺乏人才,缺乏技术  根据浦城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统计资料显示,共有人员300多人,高级职称仅1人,中级职称55人占18%,大专以上人员比例不到10%,技术人才奇缺。

    1.3  缺乏设备、设施老化、房屋陈旧  很多卫生院连基本的五大件还未配齐,有的设备又老化,跟不上时代要求,房屋也是门诊和住院合一幢的小楼。

    1.4  缺乏医院管理知识的更新与补充  目前在乡镇卫生院的主要领导普遍是传统的医疗业务型人才,他们在应付繁琐的日常事务之余,还要亲自主刀或者门诊,难以腾出时间来补充、吸收一些新的管理知识,也少有机会参加一些医疗管理知识、财务、人事、法律和网络信息等基础知识培训。因此,在实践中缺乏应对能力,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1.5  缺乏对医疗质量的控制力度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医院管理年活动提出的首要工作目标和重点要求,也是各医疗机构管理的核心内容。各医疗机构都比较详细地建立了医院内部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有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抢救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也建立了相应的医疗质量控制组织,这一系列举措确实为提高医疗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乡镇卫生院的质控组织人员受学历、医技水平、临床实践等因素制约,当要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时就显得困难重重、效能低下。

    1.6  缺乏相适宜的医院文化建设  乡镇卫生院普遍关注效益,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等,忽视了文化建设,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不强。

    2  对策与建议(基本思路与对策)

    2.1  选好院长,配强班子  卫生院发展的好、坏,与院长有直接关系,一个好的院长可以使一个卫生院起死回生,扭亏为盈。为此,选好院长是卫生院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领导班子成员的配备也非常重要。所以,在院长的配备中应挑选那些业务精,有开拓精神,能适应时代前进要求的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来担任;同时班子成员的配备,要选择业务能力强,为了卫生院的发展能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有一颗红亮的“公心”人员,在工作中不计较得失,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能相互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出谋献策,最终达到完成工作任务。

    2.2  统一认识,明确工作方向  实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各医疗机构永恒的办院宗旨。医疗机构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如单纯从经济利益出发来经营医院,则得到的仅仅是短暂的经济利益,而失去的却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更大的医疗服务市场。对此,卫生院的经营者必须明确办院宗旨与目的。医务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使命。作为乡镇卫生院的主要领导,在经营过程中,首先要深入开展调研,积极掌握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要求,然后再明确具体的工作方向。“立足社区、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乡镇卫生院为社区人民提供便捷、价廉、优质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赢得人民群众更大信任和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以及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2.3  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卫生院的主要领导既是团队中的一员又是整体运营的核心,所以首先要懂得管理好自己,树立好形象,更要科学的决策好,使每一次决策更为完善、更为切合实际、更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此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学习,树立科学发展规。对此,建议我们卫生院的领导要挤出时间来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的管理知识,上级部门也有必要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不断提升管理者的行政水平。

    2.4  狠抓“人才工程”建设  卫生技术人员良好的业务素质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和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前提条件,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进一步强化对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练习,培养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三严”作风。(2)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组织好每月一次或两次的全院业务学习,认真开展“三基”练习,要求“三基”练习全员参加,“三基”考核人人达标。(3)医院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选派优秀的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和轮训学习,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横向联合,老带新”等一齐上的办法,同时利用医院协作和帮扶的时机,利用他们的技术人才资源,不为我有,但为我用,并聘请专家来院门诊、会诊,指导临床工作,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为提高医院的医疗业务水平和人才梯队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集资,更新医疗设备  (1)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努力增加医疗收入;(3)采取集资等形式增加医疗设备投入。

    2.6  强化安全意识,狠抓医疗质量,促进卫生院健康发展  医疗安全工作一直是每个卫生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狠抓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防范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成为卫生院生存发展的根本。(1)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医疗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急诊急救工作领导小组,发挥领导小组职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严格技术操作规程。(2)及时完善各种医疗文书,确实履行各项签字手续,抓好门诊观察病人、新入院病人、危重病人的治理。(3)建立健全质控职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组建质控办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质控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定期召开例会、汇总检查结果,找出问题,及时整改。(4)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和效益挂钩的治理模式。(5)进一步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努力提高医疗业务水平。组织各科室医疗人员认真学习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及报告单的规范化书写,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2.7  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各乡镇医院的业务技能水平、医疗服务环境、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且不尽相同,所以在制定制度时,不能盲目的搬用。一定要适合自身的实际特点,要求过高而不可及时,则会造成畏难情绪,要求过低则无动力。有了制度还必须有严格的监管及督查力度,这是关键。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完善监管程序和严格监管措施,尽可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不能偏袒任何人,对少数人的偏袒就是对多数人的纵容。

    2.8  因事设岗,因岗设人,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  人浮于事,临时工多,医技人员少,比例失调,结构不合理,是大多数卫生院的状况。有些卫生院长对一些基本工作都难以安排落实,职工一切向钱看,老办法老套套,不给钱不干事情,也不管自己工作量大小,跟原来相比,多出的事情就要给钱,否则不干。还有的职工在位不在岗,事情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人浮于事。为此,根据这种实际状况,各卫生院应采取因事设岗,因岗设人,建立岗位责任制的办法。根据工作量大小,设定岗位、人员职数。根据岗位工作量大小,设定人员,如岗位工作量小,可以采取一人兼几岗,并可实行岗位工资制,按工作量计酬。同时建立岗位责任制,层层细化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人,并签订个人岗位责任。还可采取绩效挂钩的形式,适当浮动工资(5%~10%),以激发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9  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经营意识,扩大服务项目  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俗话说“三分成绩,七分管理”,医院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管理。在市场经济竞争大潮中,增强经营意识,改善服务观念,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社会效益,一手抓经济效益”,把当地应有的资源(病员)开发挖掘,促进卫生院发展。

    2.9.1  增强自我宣传意识   在购置新设备,增加新力量,聘请专家会诊等这些情况下,要加大宣传力度,多贴海报、通知等告知全乡人民,让他们知道卫生院新近情况,方便群众就医。

    2.9.2  转变模式,开展社区服务  随着农村卫生需要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院的职能应逐步由以医疗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主,中心任务是开展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为此,医生的“角色”要有三个方面转变:一是从“一专”到“多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由原来对病人个体治疗的单功能变成“治疗加预防”的全功能;医生由原来的专科临床医生转变成现在的“多功能”复合型全科医生(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多项本能)。二是从“看病”到“管病”的转变。要转变由对单个病人患病期间的临床治疗到对辖区之部分人提供卫生服务,即对病人治疗,对高危人群监测和行为干预,对健康人群进行知识宣传。对病人的服务也由原来的患病期间治疗扩大到出院以后的定期随访、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的全程服务和管理。如:慢性病有高血压、脑卒中病人、肿瘤病人、糖尿病等,根据患病情况进行分级,按级别、按时间随访,宣传卫生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复发等管理工作。三是从“坐诊”到“出诊”的转变。乡镇卫生院多年来一直是坐等病患上门,这一观念要改变,服务模式也要转变,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个体服务为群体服务,组织卫生服务团体巡诊,为他们体检。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高危人群体检,对这些病人进行随访管理,即增加其他项目开展,又和居民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2.9.3  抓好公共卫生管理是增加卫生院收入的有效捷径  公共卫生服务含金量大,利润高,乡镇卫生院在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上要多动脑筋增加卫生院收入:如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针对农村妇女易发的妇科病和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加大健康知识宣传,通过宣传让育龄妇女主动参加妇科病检查和儿童健康体检,查出问题,积极治疗,以此增加收入。同时,抓好服务态度,近距离服务,对孕产妇实行产前上门检查,产后上门访视,也是提高住院分娩增加收入的一种有效办法。此外,乡镇卫生院长对计划免疫工作要高度重视,要提高计免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待遇,并要求他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工作,经常下村与群众多接触,了解适龄儿童的分布和免疫状况,从而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积极推广二类疫苗,开展疫苗定点接种。实践证明,很多卫生院通过二类疫苗起死回生,年收入二、三十万元(一个防疫医生有价生物制品推广年净收入可达10多万元,不亚于一个临床医生)。

    2.10  更新服务理念,积极营造医院文化  为了创造和谐、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竞争力的服务团队,卫生院需要制订一些院规、院训(医术第一,病人至上的办院宗旨,严谨、博爱、创新、敬业的院训)、院歌等方式和内容,培养良好的医院精神,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卫生院的凝聚力。

    2.11  推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

    2.11.1  坚持按劳分配,公平合理原则  按职工的业绩定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体现重业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2.11.2  坚持“两个效益”同步发展的原则  既要提高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

    2.11.3  建立个人岗位责任制和经济收入目标  个人岗位责任制即每年工作量在年初都详细分解给每位医生,如医生对村实行包片服务,门诊病人必须电话回访,出院病人1周内上门回访,孕妇产前每月检查1次,产后1个月内访问3次,并帮孩子洗澡等,这些措施都是拉近医患关系的办法。经济收入目标包括治疗收入、手术收入、各项检查收入(化验检验、放射等),实行百分制计酬奖惩。

    2.11.4  打破工资、奖金分配中的“大锅饭”  在个人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工作量大小和贡献,制定奖惩措施,适当拉开档次。

    2.12  打造文明窗口,狠抓行风建设

    2.12.1  不讲服务忌语,不推诿病人  俗话说“医德重如金,医者父母心”。认真抓好医德行为教育,使医务人员在检查、诊断和治疗等医疗实践中的形象、语言、态度、动作等行为符合医德准则,形成习惯,贯彻始终,对待病人要像自己的亲人。

    2.12.2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  由于医生工作对象是人,是生理或心理上受了“创伤”的病人,他们在接受治疗时对医生的一言一行很敏感,病人很容易对医德、医风良好的医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从而全面接受医生的治疗,病情恢复得更快。为此,文明用语、文明服务,开展人性化的亲情、温情服务,使医患之间形成“一次医患,终生是友”的关系,开展护送行动,为病人引路、检查等。

    (编辑:石  岚)

 


作者单位:353400 福建浦城,浦城县卫生局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