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10年第9卷第8期

以神经症状首发肝豆状核变性1例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神经症状首发肝豆状核变性1病例资料患儿,男,2岁7个月。头颅CT示:豆状核区双侧呈对称性密度减低影。诊断:肝豆状核变性(HLD)。2讨论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因染色体13的q14~q21位点基因异常,致与铜结合的阳离子P型ATP7B转运障碍,铜在体内代谢异常积储。...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神经症状 首发 肝豆状核变性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2岁7个月。间断跛行、嗜睡2月余就诊。家长主诉患儿近2个多月来,走路经常表现为:走路初始步态正常,几分钟后步态变形,像鸭子一样左右摇摆,踉跄而行,继而摔倒,倒地后即睡,睡眠时间长短不定。家人在患儿睡时喊其姓名时,患儿能及时应答,并立即清醒爬起玩耍。如此情形,每日少则1~2次,多则3~5次。患儿有母系家族史,患儿大姨妈及两个表哥均有本病(患儿大姨妈已口齿不清,行走、动作困难;两个表哥均有肝病表现)。查体:体格发育基本正常,肝、脾无肿大。辅助检查:血常规、甲功、肾功正常;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7 U/L;血清铜蓝蛋白测定112mg/L;24h尿铜556μg;头颅CT示:豆状核区双侧呈对称性密度减低影;眼科会诊:双眼角膜未见K-F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HLD)。给予低铜饮食,青霉胺1次100 mg,每日2次饭前30min口服(青霉素皮试阴性),维生素B6 5 mg每日3次口服。院外治疗,每月门诊检查血、尿常规及24h尿铜1次。治疗3个月,偶有主诉症状发生,6个月后无主诉症状出现。后改用葡萄糖酸锌1次100 mg,每日3次口服维持治疗。随访12个月,病情稳定。

  2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因染色体13的q14~q21位点基因异常,致与铜结合的阳离子P型ATP7B转运障碍,铜在体内代谢异常积储。临床肝硬化、眼角膜K-F环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治疗过晚,可致严重肝炎、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肢体震颤、肌张力改变、动作困难、语言障碍、丧失劳动能力、生存周期明显缩短。

  本病现临床多报道7~12岁儿童多见,最早发病多大于3岁,且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少数为锥体外系表现。本例患儿年龄偏小,且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实为少见。分析本病例,传统观点认为铜与肝蛋白结合改变(如铜蓝蛋白),肝细胞液内铜的弥漫沉积,超过肝细胞负荷后,随后分布于其他组织。本病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脑内铜离子抑制丙酮酸氧化酶和膜腺苷三磷酸酶,导致组织的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和钾含量下降,使糖酵解的途径和微粒体膜的ATP酶受抑制,致中枢神经细胞代谢异常,肝损害症状却不典型。从本例可看出,铜代谢异常,可能是全身器官同时受累,而只是因器官不同,损坏程度不同,产生相应临床表现轻重,出现的早晚不同。

  铜以非铜蓝蛋白结合物形式进入循环,并沉积在多器官中,铜在体内平衡稳定的机制在2岁时已经成熟,肝豆状核变性(HLD)的症状是由于铜对这些不同器官的损伤引起,临床表现各种各样。随着现代基因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肝豆状核变性(HLD)染色体13的q14~q21位点突变近100多种,完全破坏基因功能的突变,临床症状出现可早至2~3岁。

  随着新的治疗药物的不断问世,早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本病,预后一般良好。因此建议:对儿童存在的任何肝病应做相应的肝豆状核变性(HLD)的可能性调查分析;对有不可解释的进行性的昏睡,伴有肝铜代谢异常者,应做相应的肝豆状核变性(HLD)和肝铜超负荷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无症状的同胞,早期使用青霉胺的螯合剂治疗,可及早预防病变的发生,以延长本病的有效生存率。

  现已克隆出肝豆状核变性(HLD)的基因,有望在症状发生前正确地发现本病,并及时进行治疗,最终能应用于基因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晓发.肝豆状核变性性致门静脉高压症2例.人民军医,2006,49(12):743-744.

  2 贝尔曼,克里格门,詹森.尼尔森儿科学,第17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675-1676.

  

作者: 张 牧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