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9期病例报告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疾病,以老年多见,由于该骨折部位特殊,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故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笔者从事骨科护理工作15年,在临床实际中摸索出老年病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现结合有关文献,总结如下。1牵引护理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型骨折,老年患者都可用持续患肢牵引6~8周[1]。需要手术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疾病,以老年多见,由于该骨折部位特殊,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故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笔者从事骨科护理工作15年,在临床实际中摸索出老年病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现结合有关文献,总结如下。

   1 牵引护理

   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型骨折,老年患者都可用持续患肢牵引6~8周 [1]  。需要手术治疗者,为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移位、损伤周围组织、便于手术复位、减轻手术中出血,术前也可先行牵引治疗7~10天,牵引方法有皮牵引和骨牵引。

   1.1 皮牵引护理 注意观察胶布及绷带有无松动或脱落,有无胶带过敏。鼓励病人取半卧位,作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踝关节和足趾屈伸运动。如用下肢牵引带牵引,在骨突部分垫棉垫,注意检查松紧度,观察骨突部位有无受压,肢端的血运和感觉运动情况。

   1.2 骨牵引护理 常用胫骨结节处骨牵引。护理上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腓总神经损伤症状,如足背伸无力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预防针道感染,保持针眼清洁干燥,每天用75%酒精消毒针眼处1~2次。防止牵引针左右滑动,将牵引针稍折弯,用橡胶小瓶塞从牵引针两端穿入,卡于牵引针进出皮肤两端。如有偏移不可随手将牵引纳回,应用碘酊,酒精消毒后调至对称。牵引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牵引力线与患肢轴线一致;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骨折复位后重量相应减轻作持续牵引,避免重量太轻或过重,造成骨折移位或过牵,力求保持牵引有效,滑轮要灵活,牵引锤要悬空。经过牵引治疗,精心护理,病人一般在3个月后能扶拐杖下地行走,6个月后可脱离拐杖行走。

   2 预防并发症

   2.1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病人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已有血管内膜损伤,再加上手术及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呈高凝状态,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措施:(1)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指导病人早期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动活动踝关节,并帮助按摩患肢,穿弹力袜,避免膝下垫枕 [2]  ,保持髋部负压引流通畅,防止髋部、腹股沟部出现肿胀,减轻压迫。(2)防止血管内膜损伤。避免在下肢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尽量避免在患肢静脉穿刺输液及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如需长时间输液,需作深静脉血管给药。(3)防止血液呈高凝状态。非内固定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由于手术,创伤,出血不仅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而且损伤血管内膜,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致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后给予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和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等,以加强抗凝治疗。(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老年病人骨折前已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宜同时给予相应的治疗。(5)如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则应避免患肢活动,忌做按摩,理疗等,以免使血栓脱落引起肺等其他组织器官栓塞。

   2.2 预防骨折移位及假体脱落 65岁以上病人的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有明显移位或旋转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会较多,容易引起骨折不愈合,也不能耐受长期的卧床治疗。如全身情况许可,可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头臼已破坏,疼痛,功能差,则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较常见的病发症之一,王建华等 [3]  报道213例病人中有9例发生关节脱位,发生率4.2%。造成假体脱位的原因:(1)病人高龄,一般情况较差,髋关节周围肌群薄弱,肌肉萎缩,肌张力小。(2)手术操作因素。(3)术后搬动不当,活动不当,体位不当。因此术前应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及静脉营养支持,合理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术后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两腿之间置一外展枕,患足用一防旋鞋固定,避免不恰当搬动,防止患肢内收,旋转及过度曲髋。由髋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修复需要6周时间,故病人术后6周内应避免屈髋超过90°,指导病人做肢四头肌等长收缩。

   2.3 预防感染

   2.3.1 预防肺部感染 老年病人心肺功能较差,卧床时间长,极易引起肺部感染,肺不张。因此,行牵引的病人,宜采用低坡卧位,手术内固定术后血压平稳后改低坡卧位,3天后改半卧位。鼓励病人深呼吸及指导有效咳嗽,适当翻身用手掌拍击背部,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抗炎化痰药物雾化吸入。钱雪梅等 [4]  提出的锻炼肺功能的方法是:双手放在腹部,用鼻缓缓深吸气,使胸或腹部屏气1~2s,再缩唇,缓慢将气呼尽,再深吸气,如此反复;深吸气后屏气1s将会厌打开,张口用力咳嗽,反复做10次。

   2.3.2 预防术后局部感染 包括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浅部感染为局部红、肿、热、痛,但髋关节主动,被动活动不受限制;深部感染为感染累及关节,并节疼痛,活动均会引起剧烈疼痛。因此,术前准备要充分,术后要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换药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及引流系统无菌,应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

   2.3.3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留置尿管,长期卧床极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注意会阴部清洁,清洗会阴部,并用0.1%洗必泰消毒尿道口,2次/日,多饮水,稀释尿液,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保持尿管引流通畅,男病人术后第1天即可拔除尿管,女病人术后3天拔除尿管自行排尿。

   2.4 预防褥疮 老年人皮肤松弛,弹性差,卧床时间长,翻身困难,因此骶尾部,足跟易发生褥疮。预防褥疮方法:(1)减轻局部压迫,使用海绵垫或气垫,经常改变体位,至少1次/3h,翻身时,向健侧翻5~10°,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位并呈一直线,将枕头放于腿下并支持背部,教会病人自主翻身法,病人以头枕部,双肘部,离开床面 [5]  。(2)减轻局部物理性刺激。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减少局部刺激,避免潮湿等局部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穿防旋鞋,足跟部垫棉垫每日用温水洗足2次,并按摩足跟与背部。

   3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早期指导病人做踝关节主动伸屈和旋转活动,促进下 肢静脉回流,防止踝关节僵硬和足下垂。指导病人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健侧下肢直腿抬高运动和关节伸屈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膝关节僵硬,鼓励病人自己活动上下肢,握手,屈伸时,腕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肩关节等活动。行内固定者,一般在术后1个月开始使用下肢功能康复仪(CHP)进行锻炼,3个月后行走,逐步过渡到6个月后去拐行走,对已做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高德华等 [6]  认为术后第3天开始使用下肢功能康复仪进行锻炼但需防止任何旋转运动。初始48h内做0~45°运动,以后逐渐增加每次活动1~2h,2~3次/天,术后第7天开始鼓励病人扶双拐行走。杨建华等 [7]  主张术后4天允许床边站立,第5天开始部分借助双拐逐步负重,第12周去除双拐全负重。

   参考文献

   1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26,284,198,702.

   2 童玛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2):637.

   3 王建华,吴乐高,徐卫东,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防治策略.中华骨科杂志,2000,20(4):214.

   4 钱雪梅,邓超明,宁军.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护理学杂志,2001,16(4):187.

   5 易祖玲,孙燕.11例伽玛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3.

   6 高华,骆贤萍,刘琴,等.高危、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1):3.

   7 杨述华,李进,刘国辉,等.髋臼缺损重建及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4):331.

   作者单位: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作者: 王艳萍 2005-7-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