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9期误诊分析

恶性组织细胞病2例误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呈多样化,血液检验和病理学检查阳性率又很低,常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在疾病的早期常出现漏诊或误诊。最近笔者遇到2例恶组误诊,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误诊2例进行报道分析。4×109/L,嗜中性粒细胞0。...

点击显示 收起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呈多样化,血液检验和病理学检查阳性率又很低,常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在疾病的早期常出现漏诊或误诊。最近笔者遇到2例恶组误诊,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误诊2例进行报道分析。

   1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40岁,因最近高热(38.8℃~40.0℃)不退,近而乏力,咳嗽、多痰、食欲不振等入院就诊。查体:体温39.7℃,表浅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4cm,脾肋下3.4cm,质硬,右肺呼吸音低。实验室检查:WBC3.6×10 9 /L,RBC2.8×10 12  /L,Hb85g/L,PC8.4×10 9 /L,嗜中性粒细胞0.55,淋巴细胞0.40,单核细胞0.05。X线检查双肺呈模糊阴影。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未发现异常病理细胞,初诊按肺炎治疗。用大量抗菌药及输液治疗,病人反而病情恶化,持续高热,最高达41.2℃,肝脾逐渐增大并出现皮肤粘膜出血。WBC逐渐下降,最后达1.0×10 9 /L住院6天再次骨髓穿刺,发现大量异常组织细胞,外形多不规则,胞浆较丰富,着色深蓝或浅蓝,有数目不等的颗粒,并可出现空泡。核椭圆形,可见多个核仁,染色质呈细致网状,确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病,病人因病情恶化,住院12天死亡。

   例2:患者,男,37岁,因最近骤然高热,畏寒,多汗、乏力等入院。入院后病人自述有贫血史,约6年之久,查体发现表浅淋巴结肿大,体温39.6℃,肝肋下1.2cm,质软光滑,脾肋下3.2cm,质硬。实验室检查:Hb75g/L,WBC3.2×10 9 /L,RBC2.5×10 12  /L,PC7.5×10 9 /L,嗜中性粒细胞0.64,淋巴细胞0.32,单核细胞0.04。X线检查未见异常。骨髓检查:增生性贫血,有核细胞比值大致正常。按增生性贫血治疗后,病人病情加重,Hb下降至4g/L,再次骨髓穿刺,发现大量异常组织细胞和吞噬性组织细胞,确诊为组织细胞病。病人于住院1个月后死亡。

   2 讨论

   2.1 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恶组的重要依据 由于此病分布呈非常规则和高度局灶性变化。因此2例病人入院时虽都进行了骨髓穿刺,但均未发现异常组织细胞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此类细胞的分布呈多少不一的散在或成堆分布,由于病变分布不均,所以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2.2 恶组病人虽然临床表现多复杂,呈多样变化,但也有其共同的临床特征(占80%左右),如此2例病人都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且肿大程度随病程、病情的发展而加重。该2例病人入院时就有其表现,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2.3 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现 本2例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亦是误诊原因之一,骨髓涂片检查要认真仔细地寻找异常细胞,部分病例可在涂片尾部及边缘找到异常组织细胞和不典型的单核细胞。浓缩白细胞涂片,可提高异常组织细胞的检出率。

   作者单位:250400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医医院

作者: 常蕊 李 峰 任秀丽 2005-8-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