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1期其他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原因逐渐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并伴有气腔壁膨胀、破裂而产生。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据有关报道,90%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主要并发症有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原因逐渐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并伴有气腔壁膨胀、破裂而产生。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据有关报道,90%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主要并发症有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急性感染等。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控制并发症,改善呼吸功能。通过健康教育,让病人正确认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有效地帮助病人预防并发症,改善肺功能,促进自我保健,提高病人的工作、生活能力。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我们对17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人来源 2001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及呼吸专科门诊就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176例,进行治疗和追踪调查,其中男109例,女67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为57.6岁。

1.2 分组 依照统计学方法,按随机抽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2 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及执行情况 [1~3]

(1)健康教育人员: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及门诊办护理人员。(2)健康教育内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保健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支持、制订合理饮食及个体化锻炼计划等。(3)方式及执行情况:我们按“分阶段、有计划”原则对试验组实施健康教育。①急性发作期指导给予心理营养支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指导有效呼吸,进行咳嗽排痰练习,保持呼吸道通畅等。②缓解期康复治疗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给予病人心理支持、经济支持及营养支持;戒除烟酒,长期氧疗,进行个体化锻炼及呼吸肌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给病人示教缩唇腹式呼吸法及控制性深呼吸法,病人掌握至少1种方法,持之以恒坚持锻炼。缓解期坚持合理用药,以减少急性发作。③按计划分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育小册子,举办专题讲座答疑2次,开通咨询热线及专家门诊,接待咨询102人次,家庭随访26人次。分阶段向病人邮寄个体化锻炼计划健康教育卡114人次,呼吸功能锻炼演示交流座谈会1次,考试1次。

3 效果评价

在我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呼吸内科与门诊办联合开展的这一活动,得到大多数病人的欢迎和支持。为了解宣 教对象在实施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我们分组进行答卷和实际练习测试。问卷满分为100分,包括:①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②该注意的饮食问题是什么;③紧张、焦虑对疾病有影响吗;④该怎样进行锻炼;⑤怎样可以预防急性发作;⑥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等6个问题,并随机抽取50位个例考核其家庭氧疗实际操作和呼吸肌的锻炼方法。考核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教育后结果比较

从表1中得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做法,达到了健康教育目的。

4 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医护人员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4]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试验组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后,改变了他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效预防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与对照组各项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也就说明,对慢性病病人必须进行系统、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院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笔医疗经费,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一九.病人健康教育指导,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2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30.

3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

4 龚幼龙.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0.

作者单位:426100湖南省祁阳县人民医院

作者: 郭金玉 2005-8-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