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6期临床护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损害的特点及护理

来源:INTERNET
摘要:近年来主要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症状,病程经历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5个阶段。我院肾内科从1999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了168例HFRS患者,现将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68例HFRS患者,男128例,女40例,年龄18~59岁之间。2肾损害的特点及护理2。...

点击显示 收起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也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统染性疾病,病死率较高。近年来主要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症状,病程经历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5个阶段。我院肾内科从1999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了168例HFRS患者,现将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68例HFRS患者,男128例,女40例,年龄18~59岁之间。其中152例为农民,居住环境中均发现有鼠类活动。

  2 肾损害的特点及护理

    2.1 肾损害的特点 病毒侵入机体后在血中持续1周左右导致病毒血症及免疫功能紊乱,引起发热和中毒症状。对肾脏的损害突出表现为尿量的改变及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等。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血管受损及肾间质水肿,导致肾血流量明显下降,使肾组织变性坏死,24h尿量明显减少。一般在5~8天进入少尿期,4h尿量≤850ml,持续3~5天,尿中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微量。此期是本病最严重的阶段。因肾功能衰竭可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血容量增多,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等表现。此阶段皮肤粘膜出血加重,同时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等。经过少尿期后,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恢复而肾小管回吸收功能未完全恢复,于病程的9~11天可出现尿量增多,即进入多尿期,此期可因水及电解质大量丢失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重者出现严重出血及继发感染而发生休克甚至死亡。本组病人进入多尿期24h尿量2500~6000ml,持续6~8天。
   
  2.2 护理 对少尿期患者,要密切观察尿量、尿比重及尿中有无纤维蛋白膜样物质,出血倾向是否加重,血压及脉搏有无异常变化,观察有无高血钾、酸中毒、氮质血症、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表现,如胃肠道反应、肌无力、感觉异常、心率及呼吸变化等。对于应用脱水剂及利尿剂者注意观察利尿效果。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限制水量及钠的摄入,维持热量每日供糖量不少于100g。不食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如柑橘、香蕉、梨、牛奶及豆类等。对多尿期患者注意观察意识、各种反射情况及有无麻痹性肠梗阻表现。采集血标本注意及时送检和避免溶血,做好离子浓度监测,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注意输液速度,心率正常可60~80滴/min,如发现有并发症征象及时报告医生。

  3 体会

    3.1 熟悉病情特点,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按肾综合征出血热的5期进行观察,本组病例十分典型,故要求护理人员要 熟练掌握各期临床表现特点,及时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及效果评价。健康教育计划要有针对性,强化出院指导,因为此类病人恢复正常需要数月的时间,出院后不能麻痹大意,仍需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不宜过劳,并定期复查肾功能。
   
  3.2 加强健康教育指导 由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大部分病人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要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消除思想负担。根据病人的知识层次可将本病的主要病因、基本病情变化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患者及家属,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讲解治疗过程及如何进行配合。消除患者紧张与恐惧情绪,处于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安全度过病程。

  3.3 加强饮食及健康行为指导 大部分病人对健康知识了解甚少,因此要通过健康行为的指导,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如灭鼠、改善居住环境;养成勤洗浴、勤更衣、勤晒被褥及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做到不饮生水、养成食用熟食的习惯。在疾病的全过程中注意饮食要规律、细嚼慢咽、不宜过饱。做好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指导患者按时接种疫苗,发生疾病后要及时治疗。

  4 小结

  肾综合征出血热起病急,虽然能平稳度过病程,但从临床观察看,患者的中毒症状及各脏器损害均存在,如不能及时治疗和护理,必将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必须强化观察意识,不能错过治疗时机;强化精心护理可使患者早日康复;强化良好的健康教育意识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作者单位: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作者: 宋艳荣 张忠静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