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7期医院管理

刍议医患关系

来源:INTERNET
摘要: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从而阐明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医患关系即“医生—患者关系”,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指的是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与病人(患者)相互间特定的医治关系。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是医学社......

点击显示 收起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精辟地论说道:“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从而阐明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医患关系即“医生—患者关系”,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指的是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与病人(患者)相互间特定的医治关系。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是医学社会学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我国多年来对医患关系的讨论,主要都是集中在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即不是关于实施治疗本身中医生与患者的互相关系,而是关于求医过程中医生与病人在心理等方面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服务态度、医德医风等。本文就“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和“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两方面进行探讨。

    1 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

    从技术方面来看,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乃是“专家”与“外行”的关系,医生拥有医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病人是没有受过医学专业训练的行外人,需要求助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956年萨斯和荷伦德(Szasz&Hollender)在《内科学成就》发表的《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一文中提出: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有三种,按医生的主动性由大到小、病人的计劝性由无到有、到大排列,依次为:

    1.1 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 医生是完全主动的,病人是完全被动的;医生的权威性不会受到病人的怀疑,病人不会提出任何异议。这种关系在生活中的原型犹如父母与婴儿,如全瘫的病人、昏迷的病人、休克的病人等,他们已经失去了表达意见和主动性的任何可能,完全听命于医生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这种医患关系的要点和特征是:“为病人做什么”。

    1.2 引导—合作型医患关系 医生是主动的,病人也有一定的主动性。医生的意见将受到病人的尊重,但是病人可以提出疑问,可以寻求解释。这种关系犹如父母与少年,如重病患者,他们是清醒的,但疾病较为重笃,为时也不久,他们对疾病的了解很少,要依靠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这种医患关系的要点和特点是:“告诉病人做什么”。

    1.3 相互参与型医患关系 医生和病人都具有大体同等的主动性、同等的权力,相互依存,共同参与医疗的决策和实施。这种关系犹如成年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成熟了,都懂得不少,都有决定权,都有主动性。如多数慢性病患者,他们不仅是清醒的,而且对诊断和治疗都有了解,甚至“久病成良医”,一个老病号在他所患的疾病上,也许比一个“初出茅庐”的医生还懂得多。在这种医患关系中,病人和医生一起商讨采取什么防治措施,共同作出决定,主要由病人自己进行治疗。由于慢性病例的防治常常要牵涉到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的改变和调整,这种相互参与来决定适宜的防治措施便变得十分必要。这种医患关系的要点和特征是:“帮助病人自疗”。

    这三种医患关系,在它们特定的范围内,都是正确的、有效的。但随着医学观念的转变,开始强调“自己的生命自己负责”的原则,医疗护理由以医院和医务人员为中心,转为“和患者共同医疗”的新局面。因此,如何发挥病人的主动性、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是改进医患关系中需要注意研究和贯彻的重要内容。

    此外,护患关系在原则上和医患关系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也可以把“医患关系”,看成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这样,“医患关系”就包括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两者在内了。当然,也可以指出护患关系的特殊之点。护士往往是医院与病人相互联系的桥梁,可以沟通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护士是和病人接触最密切的,因此护患关系也就更为广泛而具体。

    从技术上来说,医患关系除了上述三种一般性模式之外,还有一引起特殊的问题。例如在临床试验中,医患关系中又出现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特定关系,需要遵守一系列特定的伦理和法律规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 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

    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确定是医患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大多数病人对医院、对医生是否满意,并不在于他们能判断医生所给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优劣、医生手术操作的正确和熟练程度;而在于医生是否耐心,是否认真,是否抱着深切的同情,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好诊治工作,简而言之,就是服务态度好不好,医德高不高。

    一般地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医生的角色期望越来 越高,不仅要求医生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有很好的医术,而且要求医生有同情心,能亲切而热情地对待病人,能为病人保守秘密,能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具有为救死扶伤而献身的精神。

    在西方英、美等国,医疗道德被作为医疗行为的法则,它和政府的法令、法规相对应,并为医务界所自动接受。按照一般道德观念,许多医疗道德包含着医务人员彬彬有礼和文明的医疗行为。但某些事情对医疗行为有特殊性。英国医学会通过它的道德委员会,编纂、出版医疗道德方面的著作,并对它的会员们进行医疗道德标准的教育。它有权谴责和开除那些违反者的医学会会籍,以使大家共同遵守这种医疗道德标准。

    医患关系的态度和伦理方面,历来对医疗效果有着巨大的作用。在现代,当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时代,医生能耐心地听取病人的种种诉说,医生能在更广泛的心理、社会方面给病人以帮助,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医院工作中,强调医患关系的服务态度和伦理道德方面,是非常正确的。

    此外,了解患者的心理,也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另一方面。不同的心理反应使病员产生共同的心理需求,需要被尊重;希望被注意,被认识、被重视、被厚待;需要被接纳;希望与医务人员、与病友之间关系融洽互助;需要提供信息,尤其是诊疗安排与疾病动态信息;需要适当的活动与刺激,以排除住院后的恐惧、茫然与悲观情绪;需要安全感,希望早日康复出院恢复正常人生活。

    医患关系划分为非技术方面和技术方面是相对的、是密切联系的统一体。非技术的即服务的伦理的方面,是基本的;技术方面的不同类型是从属的,实质上是以一种什么方式来更好地为病人的健康服务,或者“为病人做什么”,或者“告诉病人做什么”,或者“帮助病人自疗”,都是针对病人的利益来实施的。

    综上新形式下为了做到医患关系的人道模式,需要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水平,需要加强医学生和医生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医患关系需要不断改善、不断发展,这是改进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医患关系,主要方面的责任在医生,因为病人是求医者,通常都是尊重医生的,愿意有一种好的医疗关系。但是,从整个社会来说,也要注意宣传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体谅医院工作和医疗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的困难,积极与医院、医务人员合作。对于一些破坏正常医患关系的行为,干扰医疗过程正常进行的行为,以至无理取闹、殴打医务人员的行为,必须有强大的社会舆论予以谴责,并加以必要的法律制裁。 

    作者单位:1300162天津武警医学院科研部成果转化处
    2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作者: 何煜 熊杰 段晓彦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