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8期临床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并发症及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我院于2001年11月开始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4例,取得较好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现将治疗中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2方法应用美国BaxAerBM-25型血液净化设备,血浆分离器为plasmaflusp2s膜材料及血器为一次性使用,每次置换血浆3000ml,血流量80~100ml/min,置换次数2~12次/人,治疗中......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我院于2001年11月开始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4例,取得较好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现将治疗中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本院2001年11月~2003年11月住院患者,男30例,女4例,年龄21~65岁,乙戊型肝炎1例,其余为乙型肝炎。

    2 方法

    应用美国BaxAer BM-25型血液净化设备,血浆分离器为plasmaflus p2s膜材料及血器为一次性使用,每次置换血浆3000ml,血流量80~100ml/min,置换次数2~12次/人,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持续心电、血压监护。

    3 结果

    90次血浆置换中的并发症为低血压4例次,过敏反应出皮疹8例次,出皮疹同时心悸3例次,恶心、呕吐2例次,口周、四肢麻木30例次,分离器早期凝血1例次,置管处渗血3例次,留置管渗液、红肿3例次。

    4 护理

    4.1 低血压反应及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认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本组病例有3例次在血浆置换开始阶段出现血压下降,主要为患者血液引入分离器引起血压下降。有1例次在治疗中出现血压下降,主要为血浆出入量不平衡。因此,在治疗开始阶段血泵速度宜慢,根据病人血压及反应逐渐增加。对低血压患者的处理:使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减慢血泵速度,暂停血浆分离,使血浆出入量平衡,有效血容量不足时及时扩容,必要时加用升压药。本组病例4例次血压下降者经及时处理未影响治疗。

    4.2 过敏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心悸、恶心、呕吐,主要原因为输入大量异体血浆引起过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正确保存和融化血浆,认真核对血型,预先做好抗过敏治疗,如术前给予苯海拉明20mg肌注,必要时氟美松5mg静脉注射,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发现过敏反应并迅速处理,如吸氧、非那根25mg肌注。本组病例过敏反应未影响治疗。

    4.3 低血钙的观察及护理 在血浆置换过程中表现为口周、四肢发麻,主要为输入大量含枸橼酸盐的血浆,枸橼酸钠与患者体内的钙离子结合,导致低血钙。因此,在治疗前 向患者说明可能出现的症状,使患者在出现症状时不紧张,并及时告诉医生护士。30例次低血钙患者经及时给予钙剂缓慢静推,症状缓解。

    4.4 凝血的观察及护理 个体化使用肝素是预防体外循环凝血,保证血浆置换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治疗中根据不同患者选用肝素的种类及剂量,认真观察静脉压及跨膜压,及时发现凝血倾向,及时处理,如暂停血浆分离器,用生理盐水冲洗分离器或遵医嘱分离器前注入肝素。本组病例有1例次发生早期凝血,经及时处理未影响治疗。

    4.5 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慢性重型肝炎凝血机制差,由于血浆置换过程中肝素的应用,部分患者可发生出血的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认真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粘膜、消化道等处有无渗血、出血,发现有出血时减少或停止使用肝素,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并给予止血剂。

    4.6 留置管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重,置管长期留置管道易发生感染。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治疗前观察置管处有无渗血、渗液、红肿、脓点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结束后,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消毒,用敷料包扎固定,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天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发生。

    (收稿日期:2004-05-22) (编辑香 江)

    作者单位:063000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医院  

作者: 付惠杰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