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20期临床医学

影响血标本质量的环节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血标本的质量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极其重要。抓好血标本质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抗凝剂采血前依照其检验目的选用不同的抗凝试管。抗凝剂过多造成血液稀释,细胞形态改变,渗透压改变,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点击显示 收起

  血标本的质量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极其重要。抓好血标本质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注射器和抗凝剂的选择

     1.1 注射器

  常规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或干燥无水珠的注射器,同时应检查注射器是否漏气。

     1.2 抗凝剂

  采血前依照其检验目的选用不同的抗凝试管。因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少,一般用肝素做抗凝剂。并检查抗凝剂是否合格(浓度及有效期)。检验抗凝剂的量与血量之比是否正确。抗凝剂过多造成血液稀释,细胞形态改变,渗透压改变,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抗凝剂过少易导致凝血或形成肉眼不易发现的小凝块,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遇急查项目如电解质、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护士应清楚知道留取抗凝标本,及时检测,快速将结果反馈给临床。

     2 采血部位与时间

     2.1 采血部位

  采血部位不正确也影响检验结果。从正在静脉点滴的针头上接注射器抽血或在其上方近心端采血标本,使血标本内含大量液体成分;新生儿采血标本误采动脉血,血气分析标本误采静脉血,这些都会使检验结果有偏差。因此,输液输血时应在对侧肢体采血标本。新生儿采血、血气分析采血应分清动脉、静脉血管,并选择较容易一次穿刺成功的部位。成人做血生化尽量不用耳垂或指尖采血,因血流不畅用外力挤压易使组织液混入血液。

     2.2 采血时机

  血液中的很多成分直接或间接受食物、药物的影响。如高脂肪餐、高糖饮食影响血脂、肝功能、血糖检测。所以,常规采清晨空腹血。长时间禁食的病人,体内物质分解代谢大于合成,这种病人的血不适合用于游离脂肪酸、酮体、血糖等测定。有些激素的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如催乳素随睡眠深度而升高,理想采血时间为醒后1~2h。测儿茶酚胺应建议病人在采血前24h不喝咖啡,不抽烟,采血前静卧1h,同时避免激动和体力活动。测血清淀粉酶,应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12~72h内采血标本,提前或推后均无检测意义。作细菌培养应在抗生素使用前采血标本,否则会影响培养的阳性率,因此,应严格掌握标本采集的时机,详细向病人交待有关注意事项。护士也应随时向医生提供病人进水、进食、输液、用药、吸氧、情绪等情况,以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参考。

  3 止血带的使用方面   

  止血带使用对血标本的质量也有直接影响。止血带压束过紧、时间过长,会造成血液成分变化。如做丙酮酸、血 气分析、乳酸测定,最好不使用止血带,必须用时,可以在针头进入静脉血管后,松开止血带并停留片刻再采血。

  4 操作过程   

  整个采血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血部位皮肤用酒精消毒后,应待酒精完全挥发后进针。测血中乙醇含量不用酒精、碘酒消毒皮肤。同时采抗凝血标本和非抗凝血标本,应先向抗凝试管中注入抗凝血,再向另一试管中注入非抗凝血。采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应尽量使血液自动流入注射器。对血管欠充盈者,应改拍打为热敷,以防溶血。不能反复在一个部位穿刺。应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并取下针头排尽气泡,沿试管壁缓慢注入并轻轻摇晃试管。即使一次穿刺不成功或采血量不足,勿将两次抽得的血液注入同一试管内。

     5 保存送检方面

     血标本常规由夜班护士抽好后应及时送检,血标本久置会影响检验结果。特别是气体物质如pH测定,采血后应立即送检,因血细胞新陈代谢消耗氧气产出二氧化碳及一些酸性代谢产物,使pH值下降。酶类在室温中易失去活性。胆红素遇光会氧化成胆绿素。在送检过程中,还应注意避免过于振荡使标本外漏或相互混错。

  6 血标本污染方面   

  一个部位多次穿刺,不更换针头易造成污染。反复穿刺血标本中混入组织液,严重影响血标本质量。如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时,标本中混入组织液,可增加凝血酶原的消耗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出现假阴性。测血清淀粉酶时混入唾液可致测定值偏高,因唾液中含很高的淀粉酶。测尿素氮血标本被氨离子污染检测值偏高等。

  (收稿日期:2004-08-23)

  (编辑清 泉)

   作者单位:255300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

作者: 巨荣华 刘飞 王玉兰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