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23期医学影像

胰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病理学特征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的病理学基础,以便为临床提供更确切的诊断依据。根据癌灶内血供丰富程度分为四级:0级,癌灶内无血流。Ⅰ级,少量血流,可见1~2个斑点状血流。Ⅱ级,中量血流,可见2~3个斑点大或条状血流。...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的病理学基础,以便为临床提供更确切的诊断依据。方法 应用HP450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为2.5~5.0MHz。根据癌灶内血供丰富程度分为四级:0级,癌灶内无血流;Ⅰ级,少量血流,可见1~2个斑点状血流;Ⅱ级,中量血流,可见2~3个斑点大或条状血流;Ⅲ级,周边血流丰富,内见3个以上条状或短棒状血流。结果 66例胰腺癌中胰腺腺癌60例。6例为胰腺囊腺癌,60例胰腺癌癌灶内无血流(0级)占16.6%(11/60);少量血流(Ⅰ级)占30.0%(10/60),中量血流(Ⅱ级)占58.3%(35/60);血流丰富(Ⅲ级)占6.6%(4/60);胰腺腺癌有血流显示的肿块内可测及动脉样血流。6例胰腺囊腺癌血供丰富(Ⅲ级),以周边血供丰富为特点。实性低回声肿块镜下见:出血坏死不明显,实性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镜下见肿瘤细胞明显坏死和组织退变严重;实性低回声肿块内见点状或斑点状高回声,镜下见除上述病理学改变外,还可见片状出血、凝固性坏死灶。囊实混合性回声肿块,镜下见腺癌癌巢扩大成多个囊腔等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显像特征可以提示胰腺癌的病理学的基本变化。 

  关键词 胰腺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

  在国内应用超声检查胰腺等脏器早已普及,但针对胰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表现及其病理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胰腺癌的超声显像特征的病理学基础,以便为临床提供更确切的声像图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90年5月~2004年5月经我院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66例胰腺癌患者,男43例,女23例,年龄31~78岁,平均54.6岁。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不适37例,黄疸30例,体质重量不同程度下降49例。

    1.2 仪器和方法 应用Acuson128型、HP450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为2.5~5.0MHz。对发现的病灶观察并测量其大小、部位、边界、形态、回声特征(低、等、混合性回声),后方回声(衰减、不变、增强),是否有液化、坏死,肿瘤周围组织、血管有否浸润、挤压、移位等情况。根据癌灶内血供丰富程度进行分级:0级,癌灶内无血流;Ⅰ级,少量血流,可见1~2个斑点状血流;Ⅱ级,中量血流,可见2~3个斑点大或条状血流;Ⅲ级,周边血流丰富,内见3个以上条状或短棒状血流。检查时详细记录照相,术后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2 结果

    2.1 胰腺癌的超声表现 66例胰腺癌中,胰腺腺癌60例,58例呈实性低回声肿块,2例呈实性中等回声肿块,病灶最大4.4cm×4.5cm×4.9cm,最小2.0cm×1.7cm×1.9cm;6例胰腺囊腺癌,最大5.1cm×4.9cm×5.0cm,最小3.2cm×3.6cm×3.5cm,呈多房结构,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分隔内见乳头状突起,肿块后壁回声增强。60例胰腺癌中58例呈局限性肿大(96.6%),2例呈弥漫性肿大(3.3%);形态不规则59例(89.5%),形态规则者1例(1.5%);肿块位于胰头38例(63.3%),胰体12例(20.0%),体尾部16例(26.6%);伴胰管扩张11例(18.3%),胆管扩张26例(43.3%),胰管、胆管均扩张20例(33.3%);胰腺周围血管受挤压移位7例(11.6%)。肿块后方伴声衰减52例(86.6%)。3例胰腺囊腺癌均呈局限性肿大,肿块位于胰头4例,胰尾1例;单纯胰管扩张2例。胰管、胆管均扩张2例。60例胰腺腺癌灶内无血流(0级)占16.6%(11/60),少量血流(Ⅰ级)占30.0%(10/60);中量血流(Ⅱ级)占58.3%(35/60);血流丰富(Ⅲ级)占6.6%(4/60);胰腺腺癌有血流显示的肿块内可测及动脉样血流,RI0.65~0.98。6例胰腺囊腺癌血供丰富(Ⅲ级),以周边血供丰富为特点,4例囊壁有线样血流,2例乳头突起内有星点样血流,RI0.58~0.96。

    2.2 胰腺癌的病理变化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的关系 实性低回声肿块,镜下见:肿瘤细胞小,大小不一,排列较紧密,间质及纤维结缔组织少,出血坏死不明显。实性低回声肿块内见有不规则无回声,镜下见:细胞大小不一,胞浆红染,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明显坏死和组织退变严重。实性低回声肿块内见点状或斑片状高回声。除有上述病理学改变外,还可见片状出血、凝固性坏死灶。实性中等回声肿块,镜下见:细胞大小不一,细胞间质及纤维结缔组织相对较丰富,瘤细胞呈条索状或小巢状,可见少量不规则腺腔样结构,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囊实混合性回声肿块,镜下见:腺癌癌巢扩大成多数囊腔,多有分泌粘液的被覆上皮,可见腔壁癌细胞呈乳头状增生长入腔内,甚至充满囊腔,腺腔内可含有粘液。

  3 讨论

  本组60例胰腺腺癌,多呈“蟹足样”浸润生长,后方多伴声衰减,58例呈实性低回声肿块,2例呈实性中等回声肿块。2例较大肿瘤内有不规则无回声区。直径<3cm的胰腺腺癌呈均匀低回声肿块,边界光滑。胰腺囊腺癌回声增强,呈多房结构,边界轮廓尚清,间隔厚薄不均,均伴有乳头状结构突向囊腔内,后壁回声增强。本组胰腺癌声像图表现和病理对照发现,细胞间质和纤维结缔组织含量多少,是决定胰腺腺癌实性肿块回声强度的主要因素。胰腺腺癌内成分单一,间质结缔组织少,呈低回声;若间质结缔组织比较多,则呈中等回声。被覆上皮分泌粘液形成的粘液池,呈无回声,数目众多的囊腔囊壁、细胞间质、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以及血管使声学界面增多,声像图呈强回声。上述特征是胰腺腺癌和胰腺囊腺癌回声特征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作者单位:1 250031山东济南解放军第456医院
  
       2 250001山东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超声科 

  (收稿日期:2004-07-11)

  (编辑江 风)

作者: 宋平孟照华张炜刘道贞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