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24期医学影像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基本影像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正确地认识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CT及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确诊ANFH的患者CT27例、MRI18例,其中单髋25例(CT19例、MRI6例),双髋20例(CT8例、MRI12例)。复习有关资料并参照Froberg等分期标准将ANFH分为0~Ⅴ期。结果基本影像表现:CT显示星芒征变形、骨硬化和骨质疏松、不规则的囊状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正确地认识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CT及MRI影像表现。 方法  回顾分析确诊ANFH的患者CT27例、MRI18例,其中单髋25例(CT19例、MRI6例),双髋20例(CT8例、MRI12例);复习有关资料并参照Froberg等分期标准将ANFH分为0~Ⅴ期。结果:Ⅰ期11髋(CT3髋、MRI8髋)占16.9%;Ⅱ期22髋(CT12髋、MRI10髋)占33.8%;Ⅲ期18髋(CT12髋、MRI6髋)占27.7%;Ⅳ期10髋(CT4髋、MRI6髋)占15.4%;Ⅴ期4髋(CT2髋、MRI2髋)占6.2%。 结果  基本影像表现:CT显示星芒征变形、骨硬化和骨质疏松、不规则的囊状透亮区及新月征、股骨头碎裂、塌陷变形等;MRI显示T 1 WI均匀型低信号、不均匀型低信号、带状或环状低信号、股骨头塌陷变形及关节腔积液等。 结论  (1)股骨头内星芒状结构发生扭曲变形,骨小梁增粗融合、密度增高是早期ANFH的CT表现;T 1 WI线样、斑片状低信号是早期ANFH的MRI表现。(2)骨硬化和骨质疏松是ANFH的一个重要诊断依据,骨硬化不仅反映着ANFH的存在,而且反映着组织的再生能力,骨质疏松是ANFH病变期存在着一个共同病理过程。(3)T 1 WI股骨头低信号带表明了本病处于稳定阶段。(4)股骨头塌陷标志着病变处于中晚期。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CT MRI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n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简称ANFH)病因复杂,而且临床症状产生较晚,X线照片又对早期ANFH诊断有一定限度,故CT与MRI成为了ANFH检查的重要手段 [1,2] 。我们收集了我院1995年5月~2003年12月间确诊的ANFH患者CT27例、MRI18例共65髋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30例,女15例;年龄23~74岁,平均43岁;病程2~36个月。主要症状为髋关节不适、疼痛。其中服用激素半年以上者12例,长期酗酒者5例,有外伤史者4例,糖尿病患者6例,其它病例病因不明。

    1.2 检查方法 CT组采用GE分司生产的Prospeed全身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包括髋臼及股骨颈在内,层距、层厚均为5mm,选用窗宽2000Hu、窗位400Hu观察。MRI组选用日立生产的MPR-7000永磁型0.3T MR扫描仪行股骨头横断及冠状面扫描。选用体线圈,自旋回波(SE)序列。成像参数:T 1 WI:TR/TE:580/25ms;T 2 WI:TR/TE:4000/117ms,层距、层厚均为5mm。
   
  1.3 分期标准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参照了Froberg等有关文献 [1] ,把ANFH按0~Ⅴ期来划分,即0期:正常。Ⅰ期:CT显示骨小梁星芒状结构增粗,扭曲变形及斑片状高密度硬化或(和)骨质疏松;MRI显示为T 1 WI局限斑片状、小囊状或线条状低信号,部分呈高信号。Ⅱ期:CT为斑片状骨硬化及不规则透亮区;MRI显示T 1 WI及T 2 WI为楔形、斑片状或不规则低、等、高混合信号。Ⅲ期:CT表现为在Ⅱ期基础上出现“新月征”及轻度骨碎裂和关节面微陷;MRI显示T 1 WI及T 2 WI片状低信号,周围有高信号带环绕。Ⅳ期:CT显示明显骨碎裂及关节面塌陷致股骨头失去完整性;MRI表现为大片状不规则低信号区,冠状位显示股骨头明显塌陷。Ⅴ期:ANFH合并关节肥大退行性改变。
    
  2 结果
    
  45例ANFH中,CT27例、MRI18例,其中单髋25例(CT19例、MRI6例)双髋20例(CT8例、MRI12例)共65髋(CT35髋、MRI30髋)。我们发现Ⅰ期11髋(CT3髋、MRI8髋)占16.9%;Ⅱ期22髋(CT12髋、MRI10髋)占33.8%;Ⅲ期18髋(CT12髋、MRI6髋)占27.7%,Ⅳ期10髋(CT髋、MRI4髋)占15.4%;Ⅴ期4髋(CT2髋、MRI2髋)占6.2%。见表1,2。

  表1 27例35髋ANFH CT影像表现(略)

  表2 18例30髋ANFH MRI(T 1 WI)影像表现(略)

  3 讨论
    
  引起ANFH的病因有外伤、激素、感染、过敏及原发性血管疾病、放射照射等,原因很多。致使有关ANFH发病机制也有众多学说,但最终结果都是股骨头供血减少、骨髓细胞的坏死 [4] 。
   
  3.1 星芒征变与T 1 WI低信号 由股骨头中央向股骨头表面延伸并逐渐变细的骨小梁结构,称为“星芒征”。当骨坏死时,骨细胞陷窝空虚,骨细胞消失,新生的血管、巨噬细胞向坏死组织内延伸,同时新生的成骨细胞附着在坏死的骨小梁表面。CT显示骨小梁稀疏、增粗扭曲变形及密度增高;MRI显示T 1 WI及T 2 WI呈线样、斑片状低信号。本组Ⅰ~Ⅱ期病例中,CT显示8髋占53.3%,MRI显示18髋占100%,因此,股骨头内星芒状结构的扭曲变形,骨小梁增粗融合、密度增高是早期ANFH的CT表现 [2] ;T 1 WI显示线样、斑片样低信号是早期ANFH的MRI表现 [3] 。
  
  3.2 股骨头内骨质硬化 表现为斑片或广泛的密度增高。CT组有34髋占97%。随着骨细胞的死亡,修复反应亦开始发生,未分化的间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逐渐向坏死区生长,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以新生骨的形式覆盖在坏死骨小梁表面,使骨小梁增粗。股骨头出现了不均匀骨质硬化,这些骨硬化是ANFH出现的新生骨区,它不仅反应着附近有骨坏死存在,而且反映着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 [5] 。

  3.3 骨质疏松与囊变 CT表现为股骨头内斑片或弧形低密度影,其范围大小不等,位置也不固定,病变逐渐发展形成囊状透亮区。从病理学观察是原来坏死的骨组织已被肉芽组织清除、代替的结果。MRI T 1 WI表现为斑片状低到中等信号,T 2 WI为高信号。CT组26髋占74%,MRI组30髋占100%,所以,骰骨头缺血坏死期间经历着一个共同的病理过程,即骨质疏松期 [6] 。
   
  3.4 低信号带的意义 单纯坏死骨及骨髓T 1 WI与T 2 WI均为高信号,随着病变的发展坏死区可被吸收,并发生炎症充血、纤维化或钙化等,T 1 WI上显示坏死骨周围出现带状或环状低信号区环绕,因而可以区分坏死骨与正常骨。低信号带的出现表明了本病处于稳定阶段 [4] 。
   
  3.5 股骨头塌陷变形 股骨头内骨坏死后,由于广泛的骨吸收及死骨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因而导致股骨头骨小梁结构张力减低,关节软骨下骨小梁发生细微骨折和关节面的塌陷。本组14髋占21.5%,均发生在Ⅳ~Ⅴ期。根据Froberg理论:Ⅲ期是诊断和治疗ANFH的关键期,病变一旦进入明显碎裂塌陷期,则会发生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 [1] 。因而股骨头塌陷失去完整性标志着病变处于中晚期。
    
  参考文献
    
  1 张立安,贺静,王玉丽,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与早期影像学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734.

     2 任安,张雪哲.股骨头缺血坏死研究简况.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199.

     3 张通,王国华,胡斌,等.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诊断.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511.

     4 严学君,刘兆玉,吴振华,等.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327.

     5 王云钊.骨放射诊断学(2),北京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出版,1989,154:158.

     6 林乔龄,张嵩图,陈联源,等.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伤,2001,14:150.    

  作者单位:037008山西省大同市三医院影像科

    (收稿日期:2004-09-21) (编辑日 强)

作者: 宋新平 南喜文 苗来生 彭泰松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