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期临床医学

1062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快速染色的分析和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结合刘氏快速染色法在组织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针穿刺法抽吸病变部位细胞成分并制片,以刘氏快速染液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析细胞结构和染色特性。结果穿刺1062例中淋巴结612例(57。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结合刘氏快速染色法在病理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实......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结合刘氏快速染色法在组织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细针穿刺法抽吸病变部位细胞成分并制片,以刘氏快速染液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析细胞结构和染色特性。 结果  穿刺1062例中淋巴结612例(57.6%);乳腺178例(16.7%);皮下及软组织214例(20.1%);其它部位58例(5.4%)。 结论  细针穿刺细胞学结合刘氏快速染色法在病理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  刘氏快速染色法 细针穿刺 细胞学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法具有损伤轻微、痛苦小、患者易接受之优点,刘氏快速染色法具有简便、快速、不受涂片厚薄影响、细胞核及胞浆染色均较清晰等特点,本文通过对1062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染色分析认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
    
  1.1 标本来源 1062例细胞穿刺患者均来自我院1996年8月~2003年12月的门诊和住院病人,男399例,女663例,年龄1.3~83岁,平均28.5岁。肿块部位有淋巴结612例、乳腺178例及其它部位272例。

     1.2 试剂 Baso刘氏快速染色液(购自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取材方法 穿刺前询问病史,并仔细检查肿块部位、大小、活动度及数目等。以碘伏消毒皮肤,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肿块,采用普通一次性10ml注射器、7号针头刺入肿块,然后以右手中指拉出针芯,保持1~3ml负压,沿不同方向来回抽吸数次,然后解除负压并快速拔针,立即用推片推制涂片 [1] 。如抽出物过度粘稠,可采用针头涂抹或2张玻片拖拉制成涂片。
   
  2.2 染色 涂片无需固定,自然干燥或吹风机吹干,按照刘氏快速染色操作方法先加A液1份,数秒钟后再加B液2份,约1min后以自来水冲洗,自然干燥或吹干后镜检。根据镜下对穿刺液成分的观察,判断穿刺是否成功,以便及时复穿。
   
  2.3 统计分析 1062例穿刺液标本及分析结果均采用t检验,比较分析疾病分布和不同年龄段发病率特点。

  3 结果
    
  3.1 穿刺涂片染色效果 穿刺细胞快速染色结果见图,图1为1例乳腺癌,图2为淋巴结核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涂片中所见到的郎-罕巨细胞,图中细胞膜、细胞核和核仁等结构均清晰可辨。
    
  3.2 穿刺部位分布 共采集1062例穿刺标本,分析结果为淋巴结612例(57.6%)、乳腺178例(16.7%)、皮下及软组织214例(2.1%)、其它部位58例(5.4%)。

     3.3 淋巴结疾病发病率 在所有细胞学穿刺患者中,以淋巴结穿刺为主,共612例,占57.6%(612/1062),淋巴结疾病中又以淋巴结核为主,占45.6%(279/612),其次是慢性淋巴结炎,190例,占31.0%,恶性肿瘤63例(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占10.32%。见表1。
    
  表1 612例淋巴结疾病发病率比较 略

     3.4 淋巴结病变与年龄的关系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阶段淋巴结疾病类型明显不同,如淋巴结结核好发于21~25岁年龄段,慢性淋巴结炎好发于21~30岁年龄段,恶性肿瘤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而其它疾病如急性淋巴结炎等各年龄段无明显区别。

  表2 淋巴结疾病不同年龄段发病率比较 (略)

     3.5 乳腺疾病发病率及与年龄的关系 乳腺疾病中以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腺瘤最多见,分别占乳腺疾病50.5%和23.0%(好发于26~30岁年龄段),乳腺恶性疾病占10.1%(好发于30岁以后年龄),其它疾病与年龄无明显关系。见表3。
    
  4 讨论
    
  细针穿刺细胞学具有方法简便、病人痛苦小、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加上刘氏快速染色法的简便、快速和染色效果佳等特点,使该方法在临床组织细胞诊断中具有明显的实用性。Baso刘氏快速染色法与瑞特氏染色(Wright Stain)原理一样,都是利用细胞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差异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合的双重作用使细胞不同部分着上不同颜色,如胞浆染成淡蓝色或灰蓝色、细胞核则染成紫红色、核仁染成紫黑色等,从而利于细胞结果观察和辨认。但Baso刘氏快速染色法最大优点是快速,只需1min左右(瑞特氏需5~15min),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在穿刺涂片后尽快染色观察穿刺是否成功,以便穿刺失败时及时复穿,提高穿刺成功率。另外,笔者通过大量穿刺涂片染色检查,发现Baso刘氏快速染色法不受细胞涂片厚薄的影响,尤其是对涂片较厚的部位,细胞形态结构仍然清晰可辨,即使是有高度异形改 变、核染色质增加的细胞也明显可辨。

  表3 乳腺疾病不同年龄段发病率比较 (略)    
     
  本文共采集1062临床标本,以淋巴结穿刺为主(共612例),占标本总数57.6%。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标本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依次为:淋巴结结核279例,占淋巴结疾病总数45.5%;慢性淋巴结炎190例,占31.0%;淋巴结反应性增生69例,占11.3%。与其它地区报道的发病率(13%、25.9%、18.2%)有较大差异 [2,3] 。另一个明显特点是淋巴结疾病发病年龄集中在20~30岁年龄段,可能与东莞市的特点有关,该地区工厂甚多,流动人口数量大且集中,大多数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打工族,生活和工作条件差,加之劳动强度大、饮食缺乏营养和卫生条件差等原因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从而对结核等疾病的抵抗力不足而易被病原菌侵袭。因此,提高对该类人群的管理是降低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从表1还可以看出,女性淋巴结结核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这可能与男女性别之间的机体免疫力差别有关。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转移癌的发病率则男性多于女性,特别是霍奇金淋巴瘤,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但因病例较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在乳腺细胞穿刺中,乳腺增生性疾病和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率较高。20~30岁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高峰年龄段,是由于这一年龄段易发生体内激素水平失调而引起的终末导管小叶单元的增生所致。本组穿刺病例中诊断乳腺癌18例,年龄在25~45岁之间,年轻病例也不少见。
   
  目前,应用细针穿刺诊断乳腺增生性疾病和乳腺癌是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细胞学诊断的正确率已达很高水准。如北京友谊医院统计,良性病变的正确率(特异性)为98.5%;恶性肿瘤诊断正确率(敏感性)为95.8%,总正确率已达96.6% [1] 。
   
  总之,在1000余例的细胞学诊断中我们体会到,采用细针穿刺细胞涂片,再加上快速染色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又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本文图片略)
    
  参考文献
    
  1 李天潢,黄受方.实用细针吸取细胞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0.

     2 陆忠鸣.2280例头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分析.川北医学院学报,1999,14(1):98.

     3 张培森,高昆山,王海霞,等.针吸细胞学检查对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维坊医学院学报,2002,24(3):209-210.    

  作者单位:523100广东东莞中山大学东华医院

  (编辑一 坤)

作者: 何永明 果海娜 刘彦慧 刘旭明 王志峰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