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期经验交流

注射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椎-基底动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的、功能的异常,产生相应灌流区(如脑干、小脑及大脑后部)供血不足,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症状,也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偏瘫、视力及视野改变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我们近年采用注射用葛根素治疗该病29例,并与丹参注射液治疗者......

点击显示 收起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椎-基底动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的、功能的异常,产生相应灌流区(如脑干、小脑及大脑后部)供血不足,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症状,也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偏瘫、视力及视野改变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我们近年采用注射用葛根素治疗该病29例,并与丹参注射液治疗者29例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5年,平均1.9年;年龄最小35岁,最大73岁,平均45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生理盐水250ml+注射用葛根素400mg(北京四环科宝制药公司生产)静脉输注,每天1次,连用14天。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安徽天洋药业公司生产)静脉输注,每天1次,连用14天。

     1.3 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 诊断标准采用WHO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即:起病急,2min内出现眩晕,同时有下列1项以上(一过性)表现:(1)运动障碍;(2)感觉障碍;(3)单目或双目一侧视野视力丧失;(4)平衡失调,眼震,复视,吞咽困难和构音不良等。58例均经经颅多普勒检测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1)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经颅多普勒检查脑血流速度在正常范围内;(2)好转:症状减轻,脑血流速度改善;(3)无效:症状无变化,脑血流速度无改善。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11例(37.9%),好转12例(41.4%),无效6例(20.6%),总有效率79.3%。对照组:痊愈5例(17.2%),好转10例(34.5%),无效14例(48.3%),总有效率51.7%。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内科常见疾病,近年有年轻化趋势,其病因复杂多样,常见有以下几点:(1)血管因素:包括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及颅外椎动脉病变引起者,如血管痉挛、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血管畸形、颅外段椎动脉受到骨刺等骨性结构和周围韧带等的压迫。(2)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高血压、低血压等。由于上述一种或多种原因致使椎-基底动脉血流灌注不足而出现眩晕等临床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眩晕”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因其反复发作,故久病致瘀,或因虚致瘀,瘀阻经脉,阻碍清阳上升而发眩晕。针对瘀血存在于病理始终的特点,以活血化瘀为治疗本病基本大法。
   
  注射用葛根素是由中药葛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具有扩张脑血管,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减少或阻滞细胞膜钙离子慢通道的开放,并降低血液粘度。注射用葛根素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不仅能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纠正脑缺血,而且能改善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中的“淤血”,故能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单位:163001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中医科  
     
  (编辑日 强)

作者: 任彬 杨敏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