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6期临床医学

肝豆状核变性48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生化改变和影像学,以加深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结果本组病人表现复杂,肝脏及神经系统表现均常见,肝脏受损83。铜蓝蛋白、铜氧化酶、CT、MRI等均有重要诊断、鉴别诊断意义。早期诊断极易误诊,本组外院误诊率为62。...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生化改变和影像学,以加深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方法  收集1991~2002年住院确诊的48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病人表现复杂,肝脏及神经系统表现均常见,肝脏受损83.3%(40/48),神经系统损害79.1%(38/48)。K-F环阳性率93.7%。铜蓝蛋白、铜氧化酶、CT、MRI等均有重要诊断、鉴别诊断意义。早期诊断极易误诊,本组外院误诊率为62.5%。 结论  本病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对原因不明的肝病和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应警惕本病的可能。加深对本病的的认识,早期行有关生化及影像检查,对早期诊断,减少误诊,及时治疗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早期诊断 误诊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以青少年为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患病率仅0.5~3/10万。W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肝脏、脑基底节等脏器损害为主。早期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现将华山医院1991~2002年收治的48例WD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8例患者中男28例,女20例,男∶女为1.4∶1。年龄9~48岁,平均20.3±10.9岁,其中9~15岁19例,16~20岁16例,20岁以上13例。父母近亲结婚3例,1例同胞2人患病,4例其兄弟死于“肝炎”、“肝硬化”,1例其兄死于“脑炎”,1例其舅舅患痴呆。

    1.2 临床表现 48例患者中,有肝脏受损表现40例(83.3%),以肝脏为首发症状者11例(22.9%),仅有肝脏受损表现6例。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28例,黄疸6例,肝硬化26例,脾肿大23例,腹水6例,肝昏迷1例,曾行脾切除术4例。肌肉张力增高38例(79.1%),构音障碍、震颤35例(72.9%)。成绩下降、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24例(50.0%)。行走不稳20例(41.6%),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17例(35.4%)。精神症状16例(33.3%),表现为无故哭笑、兴奋易怒、行为怪异、发呆少语、淡漠。皮肤黝黑16例(33.3%),流涎12例。腱反射亢进12例,病理征阳性9例,肌力减退9例。吞咽困难、饮水呛咳8例,癫痫1例。本组仅有神经症状者6例,同时有肝脏及神经精神受损者34例。贫血24例(50.0%),鼻衄、齿龈出血、瘀斑8例,急性溶血1例。关节痛及关节畸形5例,晶状体混浊2例,肾小管酸中毒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例。水肿及继发闭经1例。裂隙灯找K-F环48例,阳性45例(93.7%)。

    1.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查血清铜蓝蛋白24例均降低,其中3例为0。铜氧化酶活性减弱41(41/45)例,其中6例为0。查血清铜7例均降低;查尿铜5例均增加。1例其父亲铜氧化酶活性下降,1例其母亲铜蓝蛋白降低。肝功能酶学15例异常,白蛋白减低8例,球蛋白增加2例。血红蛋白下降24例,血小板减少22例,白细胞减少22例,尿潜血阳性13例,蛋白尿6例,尿糖阳性、高钙尿各1例,血氨增加1例。腹部B超示光点增粗、不均、弥漫病变30例,肝硬化26例,脾肿大23例(其中巨脾4例),腹水6例。胆囊增大、壁水肿4例。查头颅CT13例,异常12例,双基底节区均匀对称低密度影7例,小脑、顶叶低密度影各1例,脑萎缩3例;查头MRI20例,异常18例,双基底节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7例,顶叶、额叶、胼胝体异常信号各1例,尾状核异常信号1例,脑萎缩7例(其中脑干萎缩、橄榄小脑萎缩各1例)。核素显像示双基底节区放射线对称减低1例。X线检查发现骨质疏松、退行性变5例。

    1.4 误诊情况 外院早期误诊30例(62.5%),急慢性肝炎9例,肝硬化4例,肝损伤2例,肝脾肿大1例,腹痛及关节痛1例,血小板减少症、鼻衄、过敏性紫癜各1例,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溶血、肾小管酸中毒各1例,脑炎、少年性帕金森病各2例,精神分裂症、扭转痉挛、舞蹈症各1例,误诊最长时间23年。

    2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WD的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3q14~21区,编码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WD蛋白),WD基因突变致铜与前铜蓝蛋白结合形成转运蛋白铜蓝蛋白减少,大量未经结合的铜进入血循环,在脑、肝、肾、角膜等组织沉积而发病 [1]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个多系统器官受累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可因受累脏器不同表现各异。肝脏为首先受累的脏器,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脾大、肝硬化、腹水,严重者肝功能衰竭。该病早期大多表现为慢性肝病,随着年龄增加,神经、精神改变渐增多 [2] 。本组有40例有不同程度肝脏损害,11例为首发表现,年龄都在15岁以前。6例仅有肝脏受损表现,肝硬化26例,脾肿大23例,肝昏迷1例。锥体外系症状为本病的特征表现,本组有锥体外系症状者比例高,其中肌张力增高79.1%,构音障碍、震颤72.9%,智能下降50%。还表现为流涎、行走不稳、不自主运动等。本组同时具有肝脏和神经系统损害患者34例(70.8%),与有关文献报道不一致。但因肝脏与神经系统不是同时受损害,肝脏损害往往早于神经系统损害多年,故仍给诊断带来困难。国外报道肝脏损害症状要先于其他系统损害5~10年 [3] 。本组1例患者30岁出现乏力、黄疸、肝功能异常,诊断为“慢性肝炎”,41岁时诊断为“肝硬化”,并行脾切除术,48岁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才确诊为WD。WD常伴精神症状,本组有精神症状33.3%,因此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伴肝脏异常或锥体外系症状者应疑及本病。溶血为本病的另一起病方式,本组有1例以急性溶血首发,伴肝脾大、腹水,查Coomb'S直接、间接试验(-),Ham试验(-),经检测铜蓝蛋白下降,K-F环阳性确诊。本病还可致血液、肾、骨等系统损害。本组贫血占50%,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各22例,肾小管酸中毒1例,骨质疏松及关节畸形5例。K-F环阳性被认为是WD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本组阳性率93.7%,具有锥体外系症状者阳性率高,有的患者因仅有肝脏损害而误诊,后通过裂隙灯检出K-F环阳性而确诊。铜蓝蛋白、铜氧化酶,血清铜、尿铜是本病重要的诊断依据,本组铜蓝蛋白下降24(24/24)例,铜氧化酶活性减弱41(41/45)例,血铜下降5(5/5)例,尿铜7(7/7)例增加。头CT异常12(12/13)例,除多数为基底节区低密度影外,小脑、大脑白质均有病变,严重者脑萎缩。头MRI18(18/20)例异常,主要表现为双基底节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还有顶叶、额叶、脑干等异常信号及脑萎缩,头CT及MRI表现异常者神经症状明显,CT及MRI的应用对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帮助。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起病为慢性隐匿经过,尤其发病早期,症状单一,常引起误诊。本组外院误诊32例(62.5%),误诊的疾病以肝脏疾病最多,尤其是肝炎,其他还误诊为脑炎、帕金森病、溶血等,误诊时间最长达23年,大大影响预后。本病是目前少数能用药治疗效果较好的遗传代谢病之一,如果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因此临床医生应重视。若临床上遇到不可解释的肝病、肝脾大特别是青少年肝硬化;青少年出现的不明原因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异常,尤其头CT、MRI有基底节区异常者;对血尿、蛋白尿、贫血、出血、骨痛等,特别是同时有肝损害者,均应警惕本病的可能性。裂隙灯查K-F环,查铜蓝蛋白、血清铜、尿铜、头CT、MRI等,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基因诊断技术成为本病早期诊断最可靠的方法。目前基因诊断的方法包括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荧光PCR、PCR-SSCP,半巢式PCR。基因水平诊断的意义在于早期诊断及早干预治疗,另外,可检出隐性携带者,提高优生优育水平 [4] 。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1.

    2 梁秀龄.肝豆状核变性的系列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6,(3):161-165.

    3 Cuthbert JA.Wilson's Disease.Update of a Systemic Disorder with pro-tean manifestims.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Systemic.Diseas,1998,27:655-678.

    4 高春林,刘光陵,夏正坤.肝豆状核变性研究新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4,31(2):92.

    (编辑罗 彬)

    作者单位:661000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00040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 李桂芬施琦旦志勇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