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6期临床护理

静脉留置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静脉留置针自1997年起应用于临床以来,尤其在抢救危重患儿输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浅表静脉的损伤。多年来,如何提高VP技术的成功率,提高公共保护血管安全的意识,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现将临床上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

点击显示 收起

    静脉留置针自1997年起应用于临床以来,尤其在抢救危重患儿输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浅表静脉的损伤。多年来,如何提高VP技术的成功率,提高公共保护血管安全的意识,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现将临床上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 术者心理状态

    静脉穿刺(Venous Puncture,简称VP)的成功率,除与操作者娴熟的技术有关外,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也是提高VP成功率的关键。情绪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护士的注意力及思维状态,导致中枢协调偏差,出现判断失误。虽然护理人员存在情绪自控、自我调节及自身生物节律调节,但干扰因素越大,VP成功率下降的趋势越显著。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工作中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保证VP的成功率。

    2 环境准备

    环境安静整洁,自然光线明亮。阴雨天或夜间可借助人工150W光源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离静脉45~50cm高度为佳。输液前应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使双方处于宽松的环境,这有利于自身情绪的稳定及家属的信任。

    3 血管准备

    认真选择静脉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前提。其条件应考虑:柔软、直、有弹性、容易触摸,周围皮肤健康。所选的静脉能满足输液的要求,并有足够的血液稀释。对血管条件差的病人选用温热的湿毛巾置于拟输液部位3min或浸泡于温水中10min,使表浅小静脉有效扩张,血管直径及充盈度也相应增加,常选用的静脉为头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颈外静脉。

    4 留置针的准备

    均采用我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G,其特点是采用VIALON材料,固定不易滑脱,有清晰的回血腔,柔软扭曲后易恢复保证流速,可随血液的温湿度进一步软化,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

    5 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5.1 穿刺失败 原因:(1)穿刺时导管尖端受损。(2)穿刺过度刺破静脉后壁。(3)仅将针尖刺入静脉而套管留在静脉壁外以致送管失败。(4)穿刺角度小,静脉壁划伤。对策:护理人员应认真选择静脉,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做到轻、巧、稳、准。把握进针角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5.2 液体渗漏 原因:(1)导管脱出静脉。(2)穿刺过度损伤静脉后壁。(3)操作不当针头刺破外套管未及时发现。(4)静脉壁薄弱导致液体渗入周围组织。对策:护理人员应要妥善固定导管,病人留置针肢体避免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加强输液管理

    5.3 导管堵塞 原因:(1)封管操作不当导致血液反流形成阻塞。(2)封管后病人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返流。(3)不同药物混合产生微粒。对策:静脉输注高营养液体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毕应正压封管,保持套管通畅。等渗盐水封管间隔8h,稀释肝素液持续抗凝12h。

    5.4 静脉炎 原因:主要原因可分为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对策:减少机械刺激及化学刺激。留置时间不得超过5天,注意无菌操作,消毒范围应大于透明膜面积,并待干后穿刺或贴透明膜,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免造成细菌性静脉炎甚至败血症。高渗溶液输注后注入等渗溶液以减少对静脉壁的刺激。

    5.5 静脉血栓的形成 原因:pH>9.0为强碱性。pH>8.0使内膜粗糙,血栓形成可能性大。对策: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留置,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留置时间不得超过5天。

    (编辑子 萱)

    作者单位:318000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儿科

作者: 张 平 2005-8-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