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4期

中药贴片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12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小儿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节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开始使用小儿经皮(肠炎)治疗仪治疗肠炎120例,设对照组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20例患儿均为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住院患儿,男125例,女95例,小于1岁者180例,1~2岁者40例,诊断标准按照1993年卫生......

点击显示 收起

  小儿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节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开始使用小儿经皮(肠炎)治疗仪治疗肠炎120例,设对照组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20例患儿均为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住院患儿,男125例,女95例,小于1岁者180例,1~2岁者40例,诊断标准按照1993年卫生部制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1]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大便呈蛋花汤样水便,每日5~20次,大便镜检呈阴性或有脂肪球,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160例轻度脱水,60例中度脱水,56例中有发热,体温在38~39℃,84例中有呕吐、哭闹、烦躁不安。

    1.2 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河南三浪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L-ⅢA型经皮治疗仪,采用专用中药腹泻贴片,按仪器操作规程,取神阙和关元穴,温度37~39℃,强度为6~8mA,时间30min,每日1次,每次治疗结束后,将药物贴片固定于穴位,于次日治疗前取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妈咪爱等药物。两组脱水者均据不同程度给予补液。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24~48h,大便次数<3次或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48~72h,大便次数4~5次,大便性状好转,水份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好转。无效:治疗72h,大便次数>5次,大便性状好转,临床症状无缓解。
    
  2 结果
    
  治疗组120例,显效85例,有效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100例,显效60例,有效2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节多发疾病,俗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近年来临床治疗主要以补液等对症处理,无特效药物。

    经皮给药治疗是当今第三代给药途径,我科采用河南三浪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经皮治疗仪,作用于穴位上,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使相应部位组织受激发热,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使药物进入血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 [2] 。

    所用中药贴片是利用中药党参、当归、白芍、丁香等药物中有效成分制成的腹泻贴片,并应用于相关穴位,集药疗、电疗、磁疗、热疗为一体,此给药途径避免了胃肠给药的干扰和降解作用,减少了个体差异和毒副作用,同时又避免了注射给药的潜在风险及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使用该治疗仪疗效好,疗程短,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易受患儿及家长接受,是一种较有前途的儿科治疗方向,可在基层医院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临床儿科杂志,1994,12(3):148.

    2 乔海平,刘刚,赵晨俊,等.经皮给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4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52-153.
   
  作者单位:255300山东淄博,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卉 梅)

作者: 杨东王凤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