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第5卷第19期

益气活血法在消渴临床治疗中的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消渴一证,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为主要表现。就其治疗措施而言,西医主要是用胰岛素、降糖灵、优降糖等以及饮食疗法。中医学则分为“上、中、下三消”进行治疗,治上消以养阴润肺为主,治中消以养阴清胃为主,治下消以养阴补肾为主。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在三消辨证的基础上,佐以益气活血,收效甚好,现......

点击显示 收起

    消渴一证,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为主要表现。西医所说的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饮食习惯和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糖尿病还被誉为当今世界上“三大文明病”之一。就其治疗措施而言,西医主要是用胰岛素、降糖灵、优降糖等以及饮食疗法;中医学则分为 “上、中、下三消”进行治疗,治上消以养阴润肺为主,治中消以养阴清胃为主,治下消以养阴补肾为主。然预期效果往往未如所愿。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在三消辨证的基础上,佐以益气活血,收效甚好,现将其体会浅淡于下。

  中医认为本病乃由于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故治疗时则重点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治上消,清胃泻火,养阴保津治中消,滋阴补肾治下消。临床三消之分主要依其临床三多表现之轻重,上消以多饮为主,中消以多食为主,下消以多尿为主。然观其病者之临床表现,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出现,实难分其孰轻孰重,虽古有治上消兼清其胃,治中消兼温其肾,治下消兼润其肺之论,亦不能尽其所病。笔者认为该病起病缓慢,病程长,辨证不忘久病多瘀,该病病机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然则临床常伴神疲乏力等气虚表现,辨证不能忘其气亦虚,故细参其四诊所得,在三消辨证的基础上,常佐以益气活血法治疗。终得气足则神旺,阴充则虚火自灭,瘀化络通,则气血流畅,进而气血津液运行和洒陈于五脏六腑,灌注四肢百骸,其病安在?

  1  病案举例

  例1:患者,男,49岁,干部。因多饮、多食、多尿2年多,于1992年7月22日入院。症见:口干喜饮,消谷善饥,尿频尿多,神疲乏力,体重减轻,眠差,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沉细数。实验室检查:尿糖定性(++),血糖20mmoL/L。中医诊断:消渴(气阴两虚),西医诊断:糖尿病。治法: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处方:天花粉30g,太子参24g,麦冬12g,知母12g,玉竹30g,淮山30g,生地10g,五味子12g,苍术12g,苡仁30g,白蔻10g,芡实30g,益智仁10g,红花10g,甘草5g。经过以本方加减治疗3月余,诸症消失,体重增加7公斤,尿糖(+-),血糖7mmol/L而出院。随访至今未复发。
 
  例2:患者,男,50岁,干部。因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反复发病10余年,于1993年10月8日入院。症见:补疲乏力,渴欲饮水,汗出,小便频繁,日尿量约6000ml。口苦,肢体酸麻疼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查尿糖(+++),血糖15.7mmoL/L。中医诊断:消渴(气阴两虚夹瘀),西医诊断:糖尿病。治法: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处方:太子参18g,白术12g,麦冬12g,花粉30g、淮山30g,苡仁3g,油朴10g,黄连10g,五味子10g,山楂30g,地龙30g,红花10g,甘草3g。治疗48天,诸症明显好转,查血糖8mmol/L而出院。
 
  2  体会

  益气养阴,旨在补亏损之宗气,恢复五脏六腑的功能,滋养已耗伤之阴液,熄妄动之虚火,养润身体内、外各部,使阴阳得以平衡,再辅佐活血之品,则可起到瘀去络通,促进气血的流畅,从而使人达到健康之境。

  作者单位: 563000 贵州遵义,遵义市口腔医院

  (编辑:黄  杰)

作者: 佘廷刚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