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期

针刺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笔者自1989年以来,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病史:负重诱发扭伤者37例,无明显诱因者13例。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局部常规消毒,取人中、双手后溪穴、局部阿是穴,局部针刺后拔罐。于局部针刺处拔罐,留罐10min,视病情日1~2次,3天为1个疗程。...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自1989年以来,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中全部为男性,年龄21~30岁36例,31~45岁14例;病程均在1~2天。腰椎X线片正侧位显示:轻度腰间盘突出者17例,轻度骨质增生者28例,无明显异常者5例。病史:负重诱发扭伤者37例,无明显诱因者13例。临床表现:腰痛难忍,伸屈、旋转受限,不能直立,卧起困难,坐立不便。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局部常规消毒,取人中、双手后溪穴、局部阿是穴,局部针刺后拔罐。人中穴斜刺进针0.3寸,强刺激,使双眼流泪;双后溪穴直刺0.5寸,多次提插捻转,令针感(麻或胀)串到肘部;然后嘱患者站立行走活动腰部,每隔10min捻针1次,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出针后,取局部阿是穴,进针1~1.5寸,强刺激,留针10min后出针。于局部针刺处拔罐,留罐10min,视病情日1~2次,3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痊愈:腰痛消失,活动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显效:腰痛基本消失,但局部有胀感,不能剧烈活动,但能直立。好转:腰痛局部减轻,时轻时重,直立时加重。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

  1.4  疗效观察  本组50例,痊愈36例(占72%),显效14例(占28%),有效率100%。最多治疗3天。

  1.5  典型病例  患者,男,29岁,干部,1993年4月5日初诊。主诉:昨天下午打篮球,用力投篮时突然腰部扭伤,当即腰痛难忍,不能直立旋转,自服三七伤药片,局部热敷均无效。查体:腰部屈、伸、侧弯、旋转均受限,L4~5旁压痛,X线正侧位显示:L4~5椎间盘轻度膨出。印象诊断:L4~5椎间盘轻度膨出(急性腰扭伤)。治疗:用上述方法治疗2次,症状全部消失而痊愈。X线正侧位象复查显示,骨及间盘间隙正常。随访2年未见复发。

  2  体会

  (1)急性腰扭伤多为用力或剧烈活动等诱发后所致,而部分患者平时虽无症状却都有隐匿的腰椎病,一旦遇到外力的诱因,很容易出现类似急性腰扭伤的症状。为防止此病发生,长期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体育锻炼,使腰肌发达;在户外工作或体力劳动者,应注意用力均匀,预防和避免腰部外伤。

  (2)治疗方法的应用:针刺主要是对腰部肌肉的痉挛起缓减作用,“以痛为俞,舒筋活络”,使筋络通畅。考人中又名“水沟”,位于督上脉,《通玄指要赋》有“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的记载,督脉起于小腹内,下于会阴,沿脊柱正中往上,到达唇的龈交穴,急性腰扭伤,患部脉络气血受损,导致气血凝滞,脉络不通。针刺此穴,使督脉的气血流通,经脉通畅。后溪穴为手术阳小肠经之输穴,手太阳与足太阳为同名经,两经脉气相通;“输主体重节痛”;后溪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急性腰扭伤时,多使督脉及膀胱经气受损,“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针刺后溪穴能使气至病所,行气血而通经络,使受伤组织功能恢复正常。局部阿是穴针刺后拔罐是局部瘀血祛,新血生,经络通畅,“通则不痛”。

  经过临床实践,认为只要病人有坚强的意志和信心,密切配合医生,达到要求的针感,使之得气,配合拔罐,即能针到病除。且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014010  内蒙古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医院

作者: 王彩清,乔小燕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