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2期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4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并导致椎动脉受压引起相关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笔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4例患者均系经X线、TCD检查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男28例,女36例。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葛根60g,白芍12g,桂......

点击显示 收起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并导致椎动脉受压引起相关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笔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64例患者均系经X线、TCD检查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5岁,平均54.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1年。

  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葛根60g,白芍12g,桂枝、甘草各6g,生姜9g,大枣12枚。加减:血压偏高者加天麻10g,钩藤15g,石决明20g;气虚者加党参20g,黄芪30g;血虚者加当归10g,鸡血藤20g;寒湿偏重者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泛泛欲呕者加赭石20g,竹茹10g。每日1剂,水煎内服,并以药渣热敷颈部,7天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临床痊愈,即临床症状消失,颈椎诱发试验阴性,胜任原工作及生活,48例(占75%);显效,即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劳累及体位改变时轻度眩晕,胜任原工作及生活,10例(占15.62%);有效,即临床症状减轻,劳累及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2例(占3.13%);无效,即临床症状无改善,4例(占6.25%);总有效率为93.75%。

  4  病案举例

  患者,女,43岁,办公室文员,2003年10月17日急诊留观。患者发病前长时间伏案工作,忽然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汗出肢冷。坐位不动时,眩晕减轻,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舌苔薄白、脉浮数,留观时测血压为158/98mmHg,颈椎诱发实验阳性,颈椎X线示:C4/5、C5/6椎间孔变小,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TCD示:椎动脉弹性减退,供血不足,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处方:葛根60g,白芍15g,桂枝、甘草各6g,生姜9g,大枣12枚,竹茹、天麻各10g,苡仁、钩藤各15g,石决明、赭石各20g。每天1剂,水煎服,药渣热敷颈部。第3天后症状明显好转,第7天后症状消失,巩固治疗5天,随诊半年无复发。

  5  体会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急诊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发病前后多出现颈背不舒,汗出肢冷,此与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桂枝加葛根汤的原治疗病症相似。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的供血不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可因椎动脉直接受到压迫,也可因周围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诱发椎动脉痉挛,管腔狭窄,从而导致头颈部血液供应受限而发病。而葛根含有葛根黄酮苷,酮苷能缓解肌肉痉挛,扩张血管,降低血流阻力。桂枝加葛根汤有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血液循环及扩张血管作用。所以笔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本病,并随诊加减,疗效满意。

  作者单位: 432000 湖北孝感,孝感市中心医院

  (编辑:齐  永)

作者: 付波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