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4岁,机关干部,既往无特殊疾病史,一次体检腹部B超诊断为胆结石。因对手术怀有恐惧感,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因反复发作在家人和医生的劝导下住进某医院行胆结石摘除术。术前插胃管产生剧烈痛苦,术中胃肠牵拉患者反应强烈。术后恢复良好。但患者认为自己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折磨,对插胃管及术中的感觉不寒而栗,术后认为“大难”已过去,心情、情结逐渐好转,对工作和家庭充满了信心。出院前,医生建议复查B超,复查后病人看到检查报告有“胆总管扩张”的诊断,随便问了检查医生一句,“胆总管扩张”是怎么回事,医生也随便答了一句,“胆总管扩张是胆总管下端有阻塞引起的,比如说结石阻塞等等”,患者听了后犹如晴天霹雳,不知所措,想起做手术的痛苦,心里直发慌。后经过外科医生的耐心工作,同意出院,但心里总是将信将疑。出院后在家休息,但总是被这一问题困扰,“又要做手术怎么办”。总觉得心里不安,烦躁、饮食减少,常常焦虑不能入睡。1个多月后,自觉上腹部不适、大便多日未解,遂到当地一家诊所就诊,诊所医生听了患者的病史,对患者说“你可能患了肠梗阻,需到大医院检查一下,弄不好要做手术”。患者听了后犹如当头一棒,恐惧、焦虑十分强烈,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经家人安慰劝导,稍有平静。家人认为不如重新找一位医生看看。后找到一退休医生诊所,医生看完后对患者说,“你不存在肠梗阻的问题,最多是术后肠粘连的问题”,问是怎么回事,医生说:“肠粘连是由手术引起,轻者仅有腹痛,重者当然也会出现肠梗阻,所以需要认真的治疗,以免引起肠梗阻”。患者听了后又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后经过医生治疗数日,腹痛消失。但患者在家常常心急心跳,坐立不安,烦躁等。“结石、肠梗阻、肠粘连”的问题一直困扰在心理,因害怕肠梗阻而不敢进食水果蔬菜,仅吃少量的流质饮食。睡眼常不好,难以入睡、易惊醒、常做恶梦,并觉上腹部疼痛逐渐加重,大便越来越少,常常7~8天才靠吃药解一点,体重下降。术后5个月被家属送来就诊,以“肠粘连”收入消化内科(拒绝住外科)。经各种检查及外科会诊,排除肠粘连、肠梗阻及胆结石的诊断。但患者仍然深信自己患了肠粘连和肠梗阻,反复要求医生给以认真的检查、治疗,经过1个多月内科系统的治疗,患者病情仍无任何好转,医生没办法,请心理科会诊。
会诊时经过认真交谈,详细了解了患者的上述发病经过和患者的人格特点,患者生性多疑,平素对自己的健康较为敏感,“虽无大疾但也常常注意保养身体、从小到大未经过大的磨难”,应激能力相对较差,胆结石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术后虽然康复良好,但心理防御能力受到了明显的削弱,致使当听到可能出现的再次应激时,心理防线逐渐崩溃,从焦虑、恐惧发展到疑病心理,加重了躯体的自觉症状。符合神经症之“疑病症”诊断,其发病与医源性有关(医生随便解释病情)。
2 分析治疗
经过认真分析患者的发病经过及症状特点,患者经过反复多次的检查,未见特殊问题,反复治疗不见明显好转,症状特点呈多样化和不固定性符合神经症的躯体化表现。患者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药物疗效就不会好,反而加深了患者自认为自己有病的错误观念,致使发展成为“疑病症”。因此拟定采用认知心理治疗与抗焦虑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经过3次交谈,患者逐渐认识到自己认知上的问题及性格方面的弱点,精神及症状大为改善,睡眠、饮食增加,对自己的身体开始“有了信心”,再经过5次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治疗经过从略)。
3 讨论
该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应激能力相对较差。但从发病的过程来看,具有明显医源性诱导的特征,这不能不让我们医务人员警醒,医生的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同时对我们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待患者,如何合理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总问题,如何保护治疗每一个患者。笔者认为,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一个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还应该加强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掌握一些心理疾病的知识,以帮助自己识别和处理一些临床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同时还应该掌握一些人文、社会及人际沟通等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和技巧,让我们的医学模式真正从传统的医学模式中转变升华到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上来。
作者单位: 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州中医院
(编辑:齐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