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9期

调周法治疗女性乳腺小叶增生40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调周法治疗和单纯乳癖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方法80例乳腺小叶增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调周法治疗)的总有效率97。结论调周法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乳癖消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对比调周法治疗和单纯乳癖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疗效。方法  80例乳腺小叶增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调周法治疗)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调周法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乳癖消片。
   
  【关键词】  调周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iaozhou method and pure oral administer of rupixiao to the breast lobule hyperplasia.  Methods  Divide 80 breast lobule hyperplasia cases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of tiaozhou as therapy and rupixiao as control group each with 40 cases. Results  The healing rate of therapy group is up to 94.3%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just 12.9%. Statistically, these two groups are dramatically different.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tiaozhou method is better than pure oral administer of rupixiao.

  【Key words】  tiaozhou method;   treatment;  breast;    lobule hyperplasia
   
  乳腺小叶增生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文献报告良性乳腺疾病的乳腺癌发生率比常人高1.7~4.5倍,各种类型的增生病属癌前增生,约占19%[1]。笔者在临床上总结了80例乳腺小叶增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调周法治疗和单纯口服乳癖消治疗,现将治疗经过及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是女性,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 年龄最小22 岁, 最大50岁, 平均36岁; 病程均在半年以上。对照组40例, 年龄最小20岁, 最大52 岁, 平均33岁; 病程均在半年以上。两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乳房疼痛, 为弥漫性隐痛或胀痛或钝痛, 或放射到患侧的腋部、肩胛部或上臂。多在月经来潮前症状加重, 而月经过后疼痛减轻或消失, 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经B 超检查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弥漫性增厚,呈结节状、砂粒状、花生米或黄豆大小,质地中等,边界不清。红外线透照检查显示乳房局部透光度低, 血管纹理增多, 呈网状改变, 血管模糊等。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依据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多数在乳房外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乳房可有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多见于20~40岁妇女。 乳腺近红外光、乳腺高频B超有助诊断。 必要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乳房病变。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根据月经周期变化灵活治疗,但以软坚散结为基本法。对照组给予口服乳癖消片治疗。

  1.3.1  月经期  此期是重阳转阴,纠正重阳极限的状态,通过排泄经血,大量旧阳随经学下泄,达到新的相对性平衡,使圆运动生物钟的月经周期运动向前发展[2]。治宜活血化瘀软坚,佐以疏肝理气,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

  1.3.2  月经后期  此期行经后,胞宫由“实”转“虚”,开始行使“藏”的功能,经血外泄后,血海空虚,冲任不足,阴虚阳亏,此期气血处于“长”的过程。治宜平补阴血,佐以疏肝理气,软坚散结,归芍地黄汤加减。

  1.3.3  真机期(排卵期)  此期是阴阳交替,血气活动明显的节律时期,此期是重阴必阳,由阴转阳,活动的结果,是排出卵子,并呈左右性及上升性活动[2]。因此,在治疗上也必须顺应这些生理特点,注意左右及上行性活动,此期乳房渐胀,乳痛增加,乳块增大,压痛明显。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佐以调补肾阳之品,自拟乳健汤加减。药用当归、赤白芍、熟地、丹皮、茯苓、五灵脂、紫石英、仙灵脾、延胡、石打穿等。

  1.3.4  月经前期(分泌期)   经前期阳长阴消,阴消者,消中有长,其阴之所以消中有长者。此期阴常不足,阳常有余,阳气易于浮越,此期小叶增生症状明显加重,治宜活血通络软坚,左以温阳,少腹逐瘀汤加减。
    上述四期随证加入软坚散结的药如王不留行、桔核、夏枯草、海藻等。

  1.4  疗效标准  治愈:乳房肿块及乳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乳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及乳痛无变化。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略)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内分泌紊乱、雌激素分泌过多、黄体素分泌过少有关。目前西医常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但有易引起月经紊乱的副作用,并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3]。

  中医认为,此病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心肾子宫生殖轴的失调有关,其一,心肾子宫生殖轴失调,必然会引起任督循环圈的失调,从而使圆运动规律中的太极阴阳生物钟的失常,以致经前期阳长的活动出现偏盛偏衰的变化,偏甚则扰动心肝气火,损伤乳房脉络;偏衰则肝气不能疏泄,肝气不发,肝郁形成,隐伏于内,每届经前,得阳长而能发,故致经前乳房胀痛也;其二,肾虚心肾失济,必及乎肝,肝阴肝气得不到心肾之支持,亦致肝郁,每至经前,阳气偏旺,冲任气盛,肝郁化火,开发于乳房部,于痰瘀互结成块。

  故发病的特点呈周期性,与经血的排泄密切关系,所以治疗上不仅局限在乳房部的辨证施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运用调理月经周期的方法,恢复女性心-肾-子宫-生殖轴的正常功能,以杜绝乳腺增生病症的产生,从而促进孕育。故笔者在临床上总结出调周法为基本法,配合软坚散结法,疗效特别显著。乳癖消虽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补气健脾等功效,但临床治疗对比调周法组和单纯乳癖消治疗组的疗效结果可以看出两组的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效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

  综合上述,调周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标本兼顾,既能治疗小叶增生又能调理月经,防止小叶增生再发。这是笔者目前总结出的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郑美春,张祥福.乳腺小叶增生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引进与咨询,2003,10:64-66.

  2  夏桂成.不孕不育与月经周期调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0.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84.

  作者单位: 1 200125 上海,上海市浦南医院

       2 210000 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辑:若  木)

作者: 张奇志高月萍孙沣蔡月妹高墩民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