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0期

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产房是孕产妇集中分娩及治疗的地方。特殊人群的集中,排泄物、分泌物的污染,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机体正常菌群失调和大量耐药菌流行,以及侵入性操作技术的应用,使产房院内感染率明显增高。产房作为医院Ⅱ类环境,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产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产房应严格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

点击显示 收起

  产房是孕产妇集中分娩及治疗的地方。特殊人群的集中,排泄物、分泌物的污染,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机体正常菌群失调和大量耐药菌流行,以及侵入性操作技术的应用,使产房院内感染率明显增高。产房作为医院Ⅱ类环境,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产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产房应严格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是最大限度降低院内感染的方法之一。现将笔者在产房护理工作中的一点经验总结如下。

    1  建立院科两级负责制

  建立责任明确的二级护理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由科护士长兼监控护士,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二级管理由院内感染科主任,为医院感染负责人。负责评估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 清洁卫生制度;(2) 消毒灭菌制度;(3) 隔离制度;(4)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5) 参观制度;(6) 感染管理报告制度。

    3  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3.1  产房的环境  (1)产房周围必须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和新生儿室邻近,相对独立。(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区之间应用门隔开并有明显标志。(3)墙、地面、天花板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4)使用专用工作服及拖鞋,外出及时更换,并定期刷洗消毒。(5)产房中应设置隔离待产室和隔离分娩室。

    3.2  产房的清洁  (1)日常清洁工作。湿拭清扫,定时通风换气。产房内桌面、地面每日用1:200 “84”消毒液擦拭一次,且必须用产房专用抹布、拖把,有明显标记。每次用后用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2)治疗活动后的清洁工作。每次治疗活动后产房地面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污染时应立即清扫,并用1: 200 “84”消毒液拖地。

    3.3  消毒灭菌  (1)产房所用器械的消毒灭菌。产房所用器械均选用压力蒸汽灭菌,温度121℃,时间30min。(2)产房空气消毒。①紫外线灯管消毒法:每天定时照射1h,每次治疗活动后照射1h。②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法:遇有特殊感染病人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过氧乙酸为0.5%~1%水溶液,加热蒸发,熏蒸时间为2h。③臭氧机消毒,每日定时消毒3次,每次1h。

    3.4  洗手时对手的消毒  大量流行病学显示,医务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1]。产房医护人员经常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手易被大量细菌污染,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由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直接造成的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30%[2],洗手是防治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洗手是指用不含杀菌成分的肥皂搓洗双手,然后用流动水冲洗的过程[3]。为控制产房医院感染,产房医护人员在进入或离开产房前、处理污染物品后、护理特殊感染产妇前后、无菌操作前后必须严格按相应的操作方法洗手,并要定期监测消毒效果。

    3.5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1)无菌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2)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必须规范。如无菌持物钳的应用、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取无菌溶液等。

    3.6  隔离技术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孕妇(如HBV、HCV阳性者)应在隔离待产室待产,分娩时在隔离分娩室,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产房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7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产房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房空气消毒效果监测;(2)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3)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4)医疗物品消毒效果监测;(5)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6)消毒液的监测。

    3.8  产房污物的处理  (1)将医用垃圾装入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采用焚烧处理。(2)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等物品进行初步消毒后送供应室集中毁形处理。

    4  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

    每月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每周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提问,每季进行一次院内感染考试。通过不断学习,使全体护理人员熟练掌握院内感染知识,增强预防与控制感染的自觉性,为做好产房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Pittet D,Dharan S,Touveneau S,et al.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the  hands  of  hospital  staff  during  routine  patient  care. Arch  Intern Med,1999,159: 821-826.

    2  牛秀成,张树德,周吉琴,等. 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 88.

    3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之,等.  医院感染与洗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 : 78-80.

      作者单位:252800 山东高唐,高唐县人民医院

  (编辑:若  木)

作者: 张慧君,李爱芹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