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2期

川崎病17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近5年来本院儿科收治川崎病17例,部分病例初期误诊,现将做一总结回顾,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积极防治川崎病的各种并发症,改善预后。1临床资料1。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3例,猩红热3例,颌下淋巴结炎2例,气管炎2例,川崎病7例。2临床表现按照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组制订的诊断标准[1],17例川崎病平均确诊时间......

点击显示 收起

  近5年来本院儿科收治川崎病17例,部分病例初期误诊,现将做一总结回顾,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积极防治川崎病的各种并发症,改善预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1例,女6例;1~3岁11例,3~5岁4例,8~11岁2例。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3例,猩红热3例,颌下淋巴结炎2例,气管炎2例,川崎病7例。

     1.2   临床表现   按照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组制订的诊断标准[1],17例川崎病平均确诊时间为发病的第6天,绝大部分以持续性发热为主要表现,体温高达40.4℃,稽留热型9例,不规则反复高热7例,中度发热1例。平均热程6~12天。一过性猩红热疹6例,多形性红斑样皮疹2例,双侧结膜充血8例,唇、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唇发红16例,杨梅舌、唇干裂10例,四肢末端硬肿5例,早期肛周脱屑4例。1例病初2~3天,躯干、颜部、四肢大片脱屑、瘙痒,恢复期出现手足指(趾)末端膜状脱皮。颈或颈部一过性淋巴结肿大3例。关节肿痛2例,伴腹痛呕吐3例。

     1.3   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总数(10~20)×109/L 12例,>20×109/L 3例,正常2例。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血小板计数早期正常,恢复期渐升高>400万7例,(300~400)×109/L 4例,(400~700)×109/L 6例。C-反应蛋白阳性2例。血沉增快17例。肝功能轻度异常2例。尿常规轻度异常1例。心电图示心动过速4例。心脏B超示冠状动脉受累4例,3例轻度扩张,1例中度扩张。胸片:2例斑片状阴影,2例肺纹理增重。抗链“O”1:1600(+)2例。

  1.4   治疗与转归   均于确诊后口服阿司匹林30~50mg/(kg·d)热退3~5天,改为3~5mg/(kg·d),维持到临床症状消失,血沉、血小板计数正常,停药,疗程一般8~12周。合并心肌损害者延长至6个月。静点丙种球蛋白400~500mg/(kg·d)10例,平均热退3天。1.0mg/(kg·d)4例,热退时间2天,2.0mg/(kg·d)1例,热退2天。2例静点丙种球蛋白后仍发热,加用地塞米松5mg/d,2次,热退,随访全部病例,恢复期大部分有手足指(趾)末端脱皮现象。4例冠脉扩张者,心脏彩超检查3~8周恢复正常。17例川崎病全部康复。

     2   讨论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首先报告,四季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以上在5岁以下,男性多发[2]。本组病人符合此一特点。因诊断标准以临床表现为主,缺乏特异性,易与小儿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如病毒感染、猩红热、颈淋巴结炎及幼年类风湿病混淆。本组有3例曾诊断猩红热,收住传染科。病初诊断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等。有研究表明,心脏B超最早可在KD病程的第3天,发现冠状动脉异常。66.7%的冠脉改变在病程9天内出现[2]。本组1例以支气管炎住院,患儿持续高热,第4天做心脏彩超出现冠状动脉扩张,得以早期确诊。KD病变可涉及全身各个器官,该组资料显示,冠状动脉受累4例,肝脏功能轻度异常2例,肺部改变4例,消化道症状3例。

     川崎病潜在危险是冠状动脉病变致狭窄、栓塞。致死主要原因是巨大冠状动脉瘤和心肌梗死。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并且跟踪随访是关键。首选阿司匹林,静点丙种球蛋白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的发生率和损伤[3]。本组使用静点丙种球蛋白15例平均在2~3天内退热,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有2例,静点丙种球蛋白后仍发热,加用少剂量地塞米松5mg/d,2次,体温恢复正常。

     由于近年来在我国有逐年增多趋势[4],临床报道的病例也在增加。通过对17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笔者的体会是:(1)川崎病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依据,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部分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故临床容易误诊。若遇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有颈或颌下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抗生素治疗无效,血小板增高,白细胞数持续升高,中性粒细胞占优势,考虑有川崎病的可能,尽早做心脏B超。确定冠状动脉有无扩张,以尽早确诊。(2)川崎病最佳药物选择,阿司匹林加静点丙种球蛋白,争取在10天内用药为好。早期用药有助于防治冠状动脉的损伤。部分病例静点丙种球蛋白后仍发热不退,因为有报道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可取得较好的疗效[5]。(3)由于川崎病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应加强临床观察和鉴别诊断。要重视病情随诊,尤其是定期检查心脏B超,及早发现有无冠状动脉损害,以期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02.

     2   杨世伟.川崎病研究进展.临床儿科杂志,2004,19(11):22-24.

     3   王宏伟.川崎病流行病学回顾.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5):334-335.

     4   李文益,陈述枚.儿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4-477.

     5   王永清,曹晓军.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诊治现状.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226-228.

    作者单位: 045000 山西阳泉,阳煤集团总院儿科

    (编辑:齐   永)

作者: 姚喜梅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