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5期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手术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消除对手术的顾虑,改善病人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在热情亲切、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度过手术期。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人术前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决定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来自患者的心理......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手术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帮助患者消除对手术的顾虑,改善病人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在热情亲切、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度过手术期。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人术前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

    决定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来自患者的心理素质,多数病人对手术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缺乏对手术的正确认识,怕手术会疼痛?担心会出现意外?术后效果如何?针对病人术前的心理特点,对于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一日由巡回护士访视病人,说明自己是负责手术的护士,同病人谈心,尽量解除病人的紧张不安心理,耐心听取病人意见和要求,向病人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性的保证,使病人对手术获得安全感,向病人解释麻醉和手术方法,让病人了解必要的手术步骤会减少其因对手术的神秘感而带来的恐惧心理。对癌症病人必须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对不同病情的病人,要用适当的语言交待手术中所必须承受的痛苦,如腹部手术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让病人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嘱病人到时深呼吸,努力放松,使病人术后醒来不致惧怕。病人入手术室后,护士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举止端庄大方,静脉穿刺等操作熟练,在病人面前树立威信,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赖和安全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  病人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后的病人,消除了对手术的恐惧和猜疑,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等疼痛缓解之后就担心预后情况,因此,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可分为两方面:

    (1)及时报告手术效果,病人回病房后,手术室护士要在24h内看望病人,用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其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病灶已清除,只要忍受几天的疼痛就能恢复健康,嘱咐早期离床活动,促进伤口愈合。

    (2)鼓励病人善待人生,手术后带来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如脏器切除、截肢等,会给病人心理带来巨大的创伤,应给予同情,注意他们的思想心态,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适应生活,消除心理负担。

    总之,心理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和治疗同等重要,同时对治疗起到促进和强化作用,只有同时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治疗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单位: 1 154002 黑龙江佳木斯,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二部手术室

    2 黑龙江佳木斯,佳木斯市妇婴医院

 (编辑:邓  锋)

作者: 梁日红,沙风丽,冯淑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