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6期

腹部切口裂开原因分析及处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腹部切口裂开原因分析及处理(pdf)【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0例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30例腹部切口裂开均愈合。结论针对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不同采取个体化、综合性的措施,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点击显示 收起

    腹部切口裂开原因分析及处理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30例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  30例腹部切口裂开均愈合。结论  针对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不同采取个体化、综合性的措施,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腹部切口裂开;切口愈合

      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据有关文献报告,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的发生率为0.5%~1.0%,死亡率可在10%左右[1]。经治医生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和正确合理的切口裂开处理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腹壁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和促使裂开切口的早日愈合。我院自2001年7月~2005年6月共施行腹部手术1256例,发生切口裂开30例,发生率为0.24%,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9例,年龄7~78岁,平均61.6岁,≥60岁21例,占总数的70%。其中急诊手术21例,择期手术9例。按切口分类,Ⅰ类切口1例,Ⅱ类切口13例,Ⅲ类切口16例。按施行手术分类,阑尾切除术10例,肠梗阻术后3例,胆囊炎胆石症术后7例,脾外伤切除术后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直肠癌根除术后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门奇断流术2例,重症胰腺炎术后3例。本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5例,合并有肝硬化6例,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2例。

    1.2  临床表现  切口裂开分为全层裂开和部分裂开,本组全层裂开5例,部分裂开25例,发生时间为术后第1~15天,平均8天。全层裂开者敷料淡红色湿润,患者感觉缝线有裂断,部分裂开者要么是切口感染,要么是拆线时或后发现切口未愈,或皮下积液。

    1.3  治疗和预后  对全层裂开者急诊再次缝合。对部分裂开者,属感染及较多皮下积液者,经换药后行二期缝合,属营养不良、糖尿病术后,行急诊缝合或用蝶形胶布牵拉闭合。所有裂开切口经初步处理后,每天行频谱照射治疗。最短者约3天即愈合,最长者经多次换药后再次缝合切口共约1个月,大多于2周左右愈合。

    2  讨论

  腹部术后切口裂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为单一原因,如切口感染,有的是多方面因素综合所致。切口裂开是全身营养状况不良及局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经治医生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一旦发生切口裂开,正确合理的处置有助于切口的早日愈合。从本组病例中,可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2.1  切口裂开的预防  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切口愈合的基本条件,故对于老年患者,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一方面要注意营养支持,另一方面术后拆线时间最好延长2~3天。对施行择期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低蛋白血症、贫血患者,最好经适当处理后施行手术。术后要定期观察切口,及早发现切口皮下积液、脂肪液化等,发现切口有红肿感染征象的,应每日行频谱照射并加大抗感染力度,必要时提前1~2天拆线。上腹部术后患者应常规腹带包扎,并告知患者尽力避免骤增腹内压,如剧烈咳嗽、便秘、尿潴留等,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本组中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3天后大便时突然发生部分切口全层裂开。对腹部术后腹胀患者,应行胃肠减压或给予促进肠蠕动药物。

    2.2  感染是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  本组30例中感染导致切口裂开19例,占63.3%,感染使切口局部化脓,延期愈合。当然全身营养不良,如晚期癌肿、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和局部因素(如无菌操作不严、组织缝合技术欠佳),一方面可直接导致切口裂开,一方面增加切口感染机会,最终导致切口裂开。感染切口处应常规提取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作为选用抗生素的依据。

    2.3  合理选择切口,严密缝合腹壁各层  横切口有预防切口裂开的效果。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程度,降低腹压,避免危险因素和对危险因素的围手术期处理等都有助于切口裂开的预防。选择性地针对有切口裂开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处理上采取预防性措施,如增加全身营养支持、腹壁切口行减张间断缝合、增加切口护理的次数、术后常规切口频谱照射等等。

    2.4  切口裂开的处理  一旦发生切口裂开,首先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全层裂开、液体外溢、大网膜或肠管外露者,应用无菌敷料覆盖,并急诊再次缝合。麻醉应选择安全且有效的。切口裂开按清创术原则进行,剪除失活组织,并行减张间断缝合。对部分裂开者,如切口已感染,应拆除感染处的缝线,经换药至肉芽组织有生长时再二期缝合,一般也行减张间断缝合。如切口皮下积液,如胆囊切除术后脂肪坏死,本组3例,首先穿刺抽液或行橡皮片引流,一般待无积液时多可愈合,但对较多皮下积液者,亦应按感染切口处理,因为有较多的坏死组织存在。对属营养不良导致切口裂开者可行急诊缝合或用蝶形胶布牵拉闭合。如对切口裂开未做正确和合理的处理可导致再裂开或切口疝,并增加其病死率。故对腹部切口裂开应采取预防和合理处理相结合的积极原则。针对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不同,采取个体化、综合性的措施,可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孟超.腹部外科学.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13-14.

    2  张义才.腹部切口裂开的防治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03):163-164.

    作者单位: 313013 浙江湖州,湖州市练市医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沈新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