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7期

脑血管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出现烦躁或抑郁等心理变化。病人心理状态的好坏影响疾病的转归。笔者从现代护理观出发,对病人心理状态做相应的护理,消除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帮助病人及家属树立正确的......

点击显示 收起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出现烦躁或抑郁等心理变化。病人心理状态的好坏影响疾病的转归。笔者从现代护理观出发,对病人心理状态做相应的护理,消除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帮助病人及家属树立正确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恢复健康。中老年人由于生活工作紧张,突然发病,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生活的突然改变,出现紧张、担心、疑虑、求医心切。应主动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征求病人意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病人安心住院。在住院期间,护士要主动并且细心耐心,态度和蔼,满足病人生活要求,降低焦虑程度。女性病人则表现比较抑郁,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对生活失去信心,压抑自己的情感,产生被生活遗弃的心理,出现喜怒无常。针对其特点,首先使其树立自信心。一面开导病人,一边讲解疾病护理的知识,教其恢复肢体功能的方法,让患相同疾病的正处于恢复期的病人现身说法,病人看到希望很快振作起来,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期,病人的体能锻炼,功能恢复非常重要,病人依赖家人及护士过多,缺乏独立性,首先要多与病人交谈,了解心理特点,把恢复期的功能锻炼重要性说明,还要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让病人从思想上认识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有恢复健康的愿望,主动接受护士的指导,护士与病人和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计划,生活基本自理,制定的目标要使病人易达到为宜,护士在旁指导帮助。发挥病人主动性,在进行时不要催促,让其有充足的时间,病人看到成绩能增加锻炼的自信心,鼓励病人自理生活,有利于下一步进行锻炼,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有护士在旁边,提供指导和维护,增加安全感,消除顾虑,在取得一定的成绩时要肯定鼓励病人坚持下去。锻炼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小结: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疾病的恢复,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则起反作用,通过对病人的心理状态针对性进行护理,调整了病人的心理因素,促其有正确认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单位: 556100 贵州黄平,黄平县旧州镇中心卫生院

(编辑:齐永)

作者: 张凤琴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