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6卷第19期

医院后勤人员现状及管理措施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开拓和成熟,医院体制由政策福利型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导致许多医院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一直探索后勤改革,改革的尝试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一定的进展,形式也多种多样,盘活了医院存量,提高了医院财力、物力的运作能力,产生了一定的效益。基于现行医院体制,仍然有许多后勤职工吃医院大锅饭与医院各部门吃后勤大锅......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开拓和成熟,医院体制由政策福利型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导致许多医院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一直探索后勤改革,改革的尝试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一定的进展,形式也多种多样,盘活了医院存量,提高了医院财力、物力的运作能力,产生了一定的效益。基于现行医院体制,仍然有许多后勤职工吃医院大锅饭与医院各部门吃后勤大锅饭,后勤队伍不稳定,人心涣散。

    1  后勤人员的现状

    1.1  后勤人员配备状况  后勤人员的配备必须按

    照医院定编床位规模的大小实行一定比例的配备。目前,医院后勤进人的主要渠道有:20世纪80年代初招工进院的一批职工,这一批职工大多数是“文革”时期的受害者,文化程度不高;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大多数职工子女因世俗的偏见,看不起后勤岗位,不愿意上技校或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后勤服务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水、电、气、膳食等方面的一技之长,他们又因为学历太低不能自主择业,直接进医院;征地拆迁安置人员;退伍复员军人等等。只要是非医学类专业能进医院的人员,都可以安排到医院后勤工作。随着近几年医院后勤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医院幼儿园、洗衣房、文印以及保洁等项目已经逐步推向社会,逐步建立了后勤社会化的过渡模式,实行产业化发展,导致部分后勤人员没有人要,没有位置可安排,人浮于事,有事无人能做的局面。许多后勤人员成了“管理人员”,出现了角色错位,诸多后勤服务性、技术性工作则由聘用的临散工承担。医院后勤支出成本不但增加,而且管理上也不能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法制化。后勤人员的配备不规范、比例不合理,队伍庞大,工作效率不高,不能有效地为临床一线服务,医院后勤社会化将成为一种形式,医院后勤工作不会有质的飞跃,影响医院的改革,影响医院的发展。

    1.2  学历状况  后勤人员的学历显示出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后勤人员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同时也隐含着一名后勤人员工作的潜在能力。后勤人员大多文化基础差,学历水平低,专业知识欠

    缺。长期以来,医院后勤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从不被重视,医院后勤管理教育与培训体系也相对滞后,许多医院后勤管理干部都是其他专业人员改行而产生的,他们对后勤保障的有关基本技能、基础知识,还有基本医学知识和管理知识也有所欠缺。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精、尖设备不断引进医院,后勤人员维修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供应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管理上的需要,提高后勤人员的学历层次迫在眉睫,是后勤管理、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1.3  技术等级状况  几乎大多数后勤人员不能适应新时期技术工人等级的理论考试,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新时期的工人不但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工人职工的技术等级上不来,工资待遇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起来。年轻的后勤人员则自暴自弃,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安心岗位投身工作,多数人没有专业技能,根本谈不上建立人才梯队,复合型人才。这已严重制约、限制了后勤人员队伍的整体提高与发展,影响了后勤人员在医院的形象与地位,急需改善。

    2  实施后勤人员的管理措施

    基于上述现状,后勤管理人员必须有针对性、有区别、有层次、有计划地实施后勤人员的继续教育工程,这是提高后勤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终身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更新观念,强化人才意识  实施后勤人员的继续教育工程,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改变重临床、轻后勤的传统观念。尽管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医院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其他人员的工作性质都是辅助性和服务性的,但是,承担这部分工作的人员也是不可或缺的。后勤人员的数量在不能有效调配,人事体制受到制约的情况下,要把后勤人员与医护人员同等对待,充分认识到减少人力资源上的闲置和浪费是当务之急,充分认识到医院后勤服务工作与医疗、教学密不可分,充分认识到医院后勤已经成为集管理型、技术型、知识型为一体的专门学科,充分认识到后勤人员培养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新型后勤人才意识,有计划、有组织按比例引进热爱医院后勤工作,有知识、懂专业的技术型人才,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后勤人员继续教育培养经费的投入。

    2.2  重教育,强化危机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后勤管理人员已经树立了以发展卫生产业来推进卫生事业的观念,不断探索促进医院发展的路子,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外开拓市场,对内搞活机制。医院要提高效益,首先必须降低运行成本,引用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核算成本,运用院科两级管理模式与绩效机制相结合,引进竞争机制,开源节流。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正是新时代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医院要把做不好、做不专业、做不精的项目交给社会,把做得好、做得专业、能做成品牌的项目进行产业化发展,推向社会,这样,势必有一部分后勤人员将面临转岗、下岗、分流的挑战。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与教育,使后勤人员认清医院的发展形势,为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做好心理准备,改变以往吃大锅饭、安于现状的心态,取消“转岗不下岗,分流不外流”的念头,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增强勤俭节约意识和成本核算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竞争意识和优胜劣汰意识。要知道,如果谁能领先一步,主动去适应潮流,那么在看似残酷的现实面前,谁就能具有闯出一条新路子的机遇。鼓励后勤人员尤其是年轻后勤人员以此为动力和契机,自觉自愿地向师傅学习,向书本学习,学习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学习操作技能,做到学有所长,长有所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真正成为医院的主人,成为医院后勤改革的主人。

    2.3  重培训,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医院后勤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勤保障工作质量的好坏。随着医学技术、医疗设备的迅速发展与更新,对医院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改变后勤人员包括后勤管理干部的知识结构,对学历不够,专业知识欠缺的后勤人员通过自修、电大、函授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学习,以提高学历层次,解决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开展医院后勤的规范教育,探索培训后勤人员的方法和路子,开展多种形式的管理和技术培训,包括脱产培训、参加学习、参加学术活动、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培训和学习形式,发挥老同志、老师傅和“土专家”的作用,对年轻人员进行传、帮、带,确保一个师傅带出一个徒弟。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有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的年青人进行培训学习,以培养高技能、高层次知识型后勤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适应社会的挑选。

    后勤服务工作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从临床一线。按照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的评价标准,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过渡到服务社会化管理。明确后勤人员的责、权、利,制定目标,逐级分解,实施调控,奖惩分明,按照医院、科室、班组、个人的层次,形成目标责任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把目标量化为任务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等,明确目标体系中各层次人员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分配。落实到班组或个人的目标,都应有明确目标的责任者和管理监督者,以便检查与控制。这样,充分发挥后勤人员的自主能力,调动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后勤人员真正成为服务的主体。

    作者单位: 432000 湖北孝感,孝感市中心医院总务科

 (编辑:余  强)

作者: 曾凡志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