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2期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相关问题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预激综合征是指心室某部受从心房下传的冲动激动,其时相比该冲动单纯从正常的房室结—希浦系统下传的预期时相更早。包括:经典的预激综合征、短P-R综合征、变异型预激综合征。临床中预激综合征常伴发心律失常,而其中合并心房纤颤的发生率较合并其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据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大约11%~39%,往往骤然......

点击显示 收起

  预激综合征是指心室某部受从心房下传的冲动激动,其时相比该冲动单纯从正常的房室结—希浦系统下传的预期时相更早。包括:经典的预激综合征、短P-R综合征、变异型预激综合征。临床中预激综合征常伴发心律失常,而其中合并心房纤颤的发生率较合并其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据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大约11%~39%,往往骤然发作,且较易发生在A型预激综合征中。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相关推测与下列因素有关:(1)患者可能因有不明显的心房病变,但对此设想暂无确切根据。(2)旁道不应期短,一旦建立了折返条件,大量心室激动可以从房室旁道逆传进入心室,恰逢心房肌的易损期,引起心房颤动。(3)经常发生折返性心动过速,蜕变为心房颤动。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心电图具体表现[1,2]:预激综合征的典型心电图表现是具有室性融合波即δ波,当合并房颤时:(1)RR间期不规则,最短RR间期可以小于200ms,心室率超过180~200bpm。(2)QRS波宽大畸形,其间偶有正常的QRS波,当较慢的正常的QRS波群和心室融合波交替出现时,应与阵发的不规则的室性心动过速相区别。(3)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T波倒置,这种情况下房颤的ST-T改变主要是与心室预激综合征引起的继发性改变有关。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在显性程度者中比在隐匿性旁道者中高。显性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表现为交替性、间歇性或持续性预激δ波。隐匿旁道并发房颤,系向下传的QRS波群无预激波。其相关机制大概如下解释[3]:(1)f波沿旁道下传心室产生完全性与不完全性预激波;(2)室性早搏激动沿隐匿旁道逆传进入心房肌易颤期,诱发房颤。旁道存在着向前阻滞,f波激动只能经房室结下传心室,房颤时不出现预激波。
   
  相关治疗:心房颤动时主要问题是如果旁道的不应期短,则从旁道下传的冲动使心室率极为快速,可影响血流动力学而发展为心室颤动,有生命危险。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时,从旁道下传的QRS波必然是宽大畸形的,而从房室结-希浦系统下传的QRS波很容易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也呈宽大畸形,有时两者不易区别。这样意义不同,治疗原则也不一样。对前一种情况来说洋地黄治疗没有作用,而对后一种情况有帮助。因为洋地黄、异搏定类药物可减慢房室结传导,相对有利于旁道下传,因此更容易加重病情,属于禁用之列,这时宜选用阻断旁道前传的药物,例如普鲁卡因酰胺、乙胺碘呋酮、氯卡尼等,或采用电击复律,防止转变为心室颤动。一般认为在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率超过200bpm,要怀疑从旁道下传的可能,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5.

  2  徐亚伟.心房颤动心电图的ST-T改变.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4):212-213.

  3  卢喜烈.心房颤动心电图各种表现的相关机制.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4): 210-212.

  作者单位:265800 山东长岛,解放军71887部队医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严凤琴,宋玉泉,董慧慧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