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3期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4种血清学常用方法比较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血清学方法检测的结果,探讨评价几种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150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金标斑点法(DIM)、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冷凝集试验(CAT)。结果血清抗MP-IgM检测具有操作简便、......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同血清学方法检测的结果,探讨评价几种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150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金标斑点法(DIM)、 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冷凝集试验(CAT)。结果 血清抗MP-IgM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早期诊断的优点,冷凝集试验与其他方法差异存在显著性,目前适用一般实验室常规应用。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最好, 金标斑点法特异性最好, 间接血凝试验较实用,冷凝集试验诊断意义不太。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学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自我院儿科病房以呼吸道感染收治的住院患者150例,男103例,女47例;年龄1.5个月~12岁。其中肺炎78例,临床诊断支原体肺炎42例,急性支气管炎12例,支气管哮喘10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

    1.2  方法

    1.2.1  血清抗MP-IgM检测  ELISA法采用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金标渗滤法采用潍坊康华生物有限公司试剂盒,间接血凝试验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试剂盒,以上操作方法严格按说明书。

    1.2.2  冷凝集试验  按《中华医学检验全书》“冷凝集素测定”进行操作。

    1.2.3  临床诊断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  持续剧烈咳嗽,胸部X线表现远较体征显著。

    2  结果

    2.1  MP感染和非MP感染患儿不同试验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试验检测结果比较

    2.2  抗 MP-IgM阳性结果  150例受检样品中阳性结果分别为37例(24.6%)、29例(19.3%)、39例(26%)。冷凝集试验阳性结果14例(9.3%)。1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为MP感染的42例病例中,抗血清MP-IGM和CAT同时阳性11例;108例非MP感染组中,抗MP-IGM阳性者分别为4、1、3例,CAT阳性8例。

    2.3  抗MP-IgM和冷凝集试验方法比较 血清抗MP-IgM敏感性分别为88%,69%,92%;特异性分别为96.3%,99.1%,97.3%;冷凝集试验敏感性为33%,特异性为92.6%。冷凝集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与其他方法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证实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及其他器官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发病率日益增加并有流行趋势,临床重症病例和肺外并发症常有发生,MP的临床表现、X线征象均缺乏特异性,且须与病毒性肺炎相鉴别,只能通过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阳性和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别诊断、确诊。MP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试验。常用CAT作为传统诊断MP感染辅助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漏、误诊率较高。抗MP-IgM是机体受肺炎支原体感染时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它于发病后1周左右检出,10~30天达到高峰,12~16周转阴,检测抗MP-IgM抗体可以早期诊断MP感染。抗MP-IGM试验的敏感性较冷凝集试验高,但同时检测抗MP-IgM和MP-IgG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MP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儿科常见病,而且肺外症状逐渐增多,危害较大。临床工作中只有早诊断、早隔离、早期合理治疗,才能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单位:330800 江西高安,高安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肖良平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