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5期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家庭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1临床资料2001~2005年确定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42例,其中男3例,女39例。2家庭护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一经确诊,应当住院治疗。若无风湿活动、心力衰竭和亚急性心力衰竭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病,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

点击显示 收起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笔者临床护理4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1~2005年确定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42例,其中男3例,女39例;年龄32~46岁,平均39岁。36例患者有典型的风湿病史。

    2  家庭护理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一经确诊,应当住院治疗。若无风湿活动、心力衰竭和亚急性心力衰竭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病,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养护。(1)家庭用药: ①预防风湿活动,消灭甲型溶血型链球菌感染:可用青霉素40~80万u,每12h 1次肌注,连用2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0.5g,每6h 1次口服,或用四环素0.5g,每6h 1次口服。②抗风湿活动可用阿司匹林1.0g,每日3次口服。或用水杨酸钠1.5~2.0g,每日3次口服。若对上述两种药物不能耐受者,可用保泰松0.1~0.2g,每日3次口服。或用安乃近0.5~1.0g,每日3次口服。也可用布洛芬0.2g,每日3次口服。③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和抑制状态反应作用,对急性期及初次发作者疗效显著,用强的松10mg,每日3次口服、1个月后逐渐减量,以每日5~10mg维持量,2个月后再继续减量,总疗程2~3个月左右。也可用地塞米松0.75~1.5mg,每日3次口服,1个月后逐渐减量。(2)营养和饮食: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心功能不全者给低盐饮食,并限制水分摄入。(3)家庭护理: ①休息。包括体力和精力。患者症状不明显时可适当做些轻工作,但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或风湿活动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均应由家人协助。对患者态度要和蔼、避免不良刺激。②预防呼吸道感染。室内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活动、加重病情。③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若患者发热,说明有感染或风湿活动。风湿活动时脉搏增快与体温增高不成比例,即脉搏增快较多。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④若患者有呼吸困难或在夜间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现,应让患者半卧位或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以减轻肺水肿。若有水肿提示右心衰竭,应记录液体出入量,观察体重,并注意皮肤护理、勤翻身,防止褥疮。⑤注意观察脉搏是否规则、脉率的快慢和脉搏的强弱,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  结果

    随访追踪1年,32例患者病情稳定,无风湿活动、心衰及亚急性心内膜炎发生;6例患者出现慢性右心衰双下肢水肿,经药物控制后缓解;4例患者出现左心衰入院治疗。

    4  体会

    (1)服用抗风湿药物可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胃痛等胃肠道反应,应在饭间给药或同时给胃舒平3片服用。(2)服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服药期间若出现厌食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师。一旦确定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应服10%氯化钾溶液10ml,每天3次。若有频发室性早搏,用苯妥英钠0.1g,每天3次肌注或口服。(3)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如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不明原因发热、进行性贫血、血尿、脾大和皮肤出血点,应注意本病发生),动脉栓塞(心房血栓脱落,堵塞脑动脉可引起偏瘫;堵塞肺动脉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堵塞肾动脉可引起血尿等)应及时送院治疗。(4)本病是风湿病的后果,积极预防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也有重要的预防作用。积极有效的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根治扁桃体炎、龋齿和副鼻窦炎等慢性病灶,可预防和减少本病发生。


作者单位:161005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

作者: 周翠兰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