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第7卷第11期

儿童用药的现状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关键词】儿童用药现实生活中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小孩不舒服上医院看病或上药店买药,拿回来的药都是成人制剂,按说明书中所注明的儿童用量,应将每个胶囊(或片)分成几份,然后服用。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以儿童保健为主,因此儿科病人比较多,用药的品种、剂型比较丰富,用药量也较大,但是使用的药物中专门制成儿童......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儿童用药

    现实生活中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小孩不舒服上医院看病或上药店买药,拿回来的药都是成人制剂,按说明书中所注明的儿童用量,应将每个胶囊(或片)分成几份,然后服用。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以儿童保健为主,因此儿科病人比较多,用药的品种、剂型比较丰富,用药量也较大,但是使用的药物中专门制成儿童制剂,供临床使用的品种却不多,大多也是成人制剂。的确,在目前像这种儿童服用成人剂型、剂量药的现象十分普遍,给家长喂服患儿带来诸多的不方便,而且也存在着许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剂量不准确

    一粒胶囊(或片)要分成几份,想把它分得很均匀不是很容易的事,对于吞咽功能不好的婴幼儿来说,有些片剂还需要把它研碎,在此过程中研钵的吸附也会影响药物的剂量,从而造成服药剂量的不准确。

    2  影响疗效

    胶囊、糖衣等既可掩盖药物的苦、臭味,又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些还制成了缓、控释制剂、肠溶片等,如果将一些成人规格的胶囊剂、缓、控释制剂分开,研碎给小儿服用,那么就造成了剂型的改变、破坏,使药物的生物效应受到影响,达不到预期的用药目的。

    3  造成中毒

    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只有成人规格,有的家长认为这些都是“补药”,多多益善,往往按成人剂量给小儿服用,甚至长期使用,而不知“是药三分毒”,这种错误做法必然会给儿童带来危害,甚至造成中毒。

    4  降低用药的依从性

    胶囊打开后,片剂研碎后再喂服给儿童,其味肯定是“苦不堪言”,这使得儿童在服药时易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服药,从而降低用药的依从性,如抗癫痫丙戊酸钠片剂无儿童专用剂型,而成人剂型的药片又较大,儿童不易吞服,且易引起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给儿童长期服用带来很大困难。

    5  浪费药物

    对于某些只有成人规格而临床上又必须使用的药物,如维生素B12、氯化钾等注射液,按儿童剂量给儿童使用后,余药不宜存放,只得丢弃而造成浪费。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孩子,关心孩子的健康,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行动起来,和药品生产企业共同努力,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生产出更多的适合儿童服用的药物,使儿童尽量使用儿童剂型的药物,将负面影响减小到最小。


作者单位:

作者: 黄省花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