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第8卷第8期

中医心理护理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对38例住院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对策并做好心理疏导。结果经过耐心的中医心理护理疏导,使38例患者消除缓解了心理问题。结论中医心理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对临床施治有极其重要意义,值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对38例住院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对策并做好心理疏导。结果 经过耐心的中医心理护理疏导,使38例患者消除缓解了心理问题。结论 中医心理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对临床施治有极其重要意义,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中医心理护理 ;护理方法 ;效果评价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方面压力增加,造成人群中一部分人处于心理抑郁及焦虑状态,在住院患者中以焦虑多见。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引起了人们更多的重视,中医心理护理已成为心理治疗不可缺少的中心环节。中医学中虽没有“心理学”的名称,但却有极其丰富的“心理学”内涵,它既重视情志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又强调精神治疗。中医认为人有七情,七情过极,可以导致人体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阐明了心理因素导致内脏疾病的机制。通过38例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调查,结果表明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心理问题。通过仔细分析原因,采取中医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改善了存在的心理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8年3月~5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38例有焦虑问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每组19例,焦虑自评量表结果示:观察组患者得分平均值56.07143,对照组得分平均值58.07143(P>0.05) 。

    1.2  方法【1~3】

    1.2.1  分析原因  主动与患者交谈,通过语言沟通,了解患者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生活状况、家庭环境及经济条件等可能诱发焦虑及抑郁的各种原因。

    1.2.2  具体护理方法  对38例患者分别应用以下8种中医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1.2.2.1  情志相胜法  是利用情志相互制约的关系,克服不良精神状态,有意识地采用一种情志活动去战胜和调节某种情志刺激而达到治愈目的的一种治疗力法。它根据人分五志,分属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原理而生。

    1.2.2.2  告之导之法  就是通过说理开导,同情安慰,改变患者的病态心理,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护士在患者面前始终应表现出温柔、愉快、镇静的表情,给患者以信任和力量,正确地运用语言工具,对患者进行诱导启发,强化心理效应,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3  疏导解释法  疏,就是有序地将患者阻塞的心理情绪疏通;导,即是引导之意。由于个人的年龄、经历、文化程度的不同,心理障碍程度也不相同,应针对这一情况,用灵活适当而合理的语言,解释患者的顾虑,改变气机紊乱状态,以利机体康复。

    1.2.2.4  行为纠正法  即以动作作为直接纠正病人的病态心理,医务人员要沉着镇静,和蔼可亲,动作敏捷,有条不紊,尽力解除病人的焦虑及不安的情绪。在护理中做到尊重他人人格和权利,平等对待,不可厚此薄彼,亲疏不一,媚权重利。

    1.2.2.5  顺意从欲法  即顺从患者的情志,满足其心理需求,使其心情舒畅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1.2.2.6  移情易性法  即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转移病人的思想焦虑,改变患者不良的自我感受。《理瀹骈文》中说:“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护士是医患的桥梁,通过组织患者开展适当的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用良好的情绪去抑制不良的情绪,起到调神去疾的作用。

    1.2.2.7  暗示护理  是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病人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使患者无形当中接受护理,而有利于病情好转。

    1.2.2.8  静默追悔  主要是通过内省方式的精神分析来寻求暴露早期体验,引导患者来消除潜藏的精神创伤,使其中糊涂到明悟,逐渐独立,消除症状。

    2  结果

    经过将38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相同治疗的同时落实不同护理措施后,再次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分析评分后得出的结果为接受中医心理护理的观察组9例患者消除了焦虑,未接受中医心理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仅有4例消除了焦虑情绪,对比后观察组得分平均值为46.85714286,对照组得分平均值为51.57143(P<0.05)。

    3  讨论与分析【4~7】

  通过实践,笔者的体会是:正确的心理护理,是利于患者康复的最佳前提。中医的心理护理要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来改良以往的护理方法。中医的七情发病与环境及人体内在因素有关,由于刺激的性质不同,情志上也有不同的变化,因而机体内部失去协调,影响到脏器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致病。此外,七情的变化是可以相互影响转化的,原来的刺激可以因另外一个刺激而加重,也可因另外一个刺激而解除。中医心理护理,不但针对中医的病因学说,同时符合中医“不失人情论”的治人观。如能熟练掌握和使用,对临床施治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敬芝,陈霞,陈艳. 中医心理护理六法. 中国保健杂志,2006,14(2):95.

2 刘一,刘丽娟,翟丽,等.临床心理护理实践的研究.现代护理杂志,2006,(11):1000.

3 李小妹.心理护理.国际护理杂志,2006,(1):51.

4 邓小梅,张静平,黄海珊.心理护理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思考.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8):5-7.

5 郝芹华.现代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2:51.

6 林爱玲,谬梅芳,朱苗飞,等.冠心病人抑郁情绪调查及焦点式心理护理.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2:1.

7 廖冬莲,胡建春. 浅谈中医心理护理的体会.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49.


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上海市中医医院

作者: 钱沂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