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4年第1卷第1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

来源: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摘要:1997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23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11~73岁,平均32。西药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2~71岁,平均28。...

点击显示 收起

   1997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23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11~73岁,平均32.2岁,病程1~35天,平均5.1天。诱因:有明显受凉、受潮、受风史者19例,无明显诱因者15例。西药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2~71岁,平均28.6岁,病程1~28天,平均46天。诱因:有明显受凉、受潮、受风史者13例,无明显诱因者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疗组用自拟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羌活9g,防风9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2g,丹参30g,制南星15g,白芷9g,葛根15g。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一疗程,一般需2~3个疗程。治疗期间加服西药维生素B 1 20mg,维生素B 2 20mg,烟酸50mg,每天3次;西药组:口服维生素B 1 20mg、维生素B 6 20mg、烟酸50mg,每天3次;腺苷B 12  1000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10天,治疗中前10天加服强的松,每次10mg,每天3次。总疗程不超过30天。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额纹恢复,眼睑自然闭合,口角歪斜消失,鼻唇沟对称,并能鼓腮,吹口哨,面肌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额横纹基本恢复,眼睑闭合自然,口角歪斜消失,面肌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眼睑闭合好转,口角歪斜好转,面肌活动功能好转。无效:没到有效标准者。

   2.2 两组疗效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略)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中医学“口眼斜”范围,证候常以实为主,主要因感受风寒湿三邪所致,方中防风为祛除风邪之要药,且能散寒解表;羌活可助防风祛风散寒;当归、赤芍等养血活血,川芎、丹参活血、祛瘀、通络、解除血管痉挛,增加微循环血流速度,有行气活血,防止气血瘀滞之功效;制南星祛风解疼,善治口眼斜,葛根具有升阳解肌、解疼之效,白芷驱内散邪,诸药相合,可祛风散寒,养血活血。符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理论。

   作者单位:463900河南省西平县医院

   (收稿日期:2004-08-13)

   (编辑夏 继)

作者: 陈靖 孙亚晨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