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年第2卷第10期

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25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999~2004年在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患者25例(30眼),并对其手术方式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加以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痛、头痛等症状均消失,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1眼,术后视力不变者9眼,1周内眼压均得到控制,术中及术后未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999~2004年在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患者25例(30眼),并对其手术方式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加以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眼痛、头痛等症状均消失,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1眼,术后视力不变者9眼,1周内眼压均得到控制,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只要做好术前准备、手术规范细致、术后严格观察等方面的工作,在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不但安全而且效果良好。

  【关键词】  高眼压;小梁切除术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眼科最常用的抗青光眼手术,一般要求在眼压降至正常时手术,但临床有时见到经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如不及时手术就可能造成视功能永久性损害[1]。我院于1999~2004年在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25例(30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5例(30眼),其中男10例(11眼),女15例(19眼);右眼18眼,左眼12眼;年龄最小28岁,最大72岁,平均52.3岁;按青光眼类型分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22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4眼),继发性青光眼4例(4眼)。入院时眼压最低38mmHg,最高测不出。均伴有程度不等的眼痛、头痛等症状。

  1.2  入院用药  入院后立即给予1%匹罗卡品滴眼,1次/20min,口服醋氮酰胺、氯化钾,静滴甘露醇等降眼压治疗。根据眼压状况,经药物治疗48~72h内观察眼压不能控制者,即给予小梁切除术。术前眼压28~68mmHg,平均(39.5±5.4)mmHg。

  1.3  手术方法  手术前1h口服醋氮酰胺、氯化钾,术者洗手前在手术床上给予患者快速静滴20%甘露醇液250ml,麻醉用耳前阻滞+上穹隆浸润麻醉。在手术显微镜下作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作上直肌牵引吊线,用6号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自颞侧斜行刺入前房缓缓放出房水,使眼压降低。在上方作以角膜缘为基底大小约为3mm×5mm厚度、为1/2巩膜厚的巩膜瓣,巩膜瓣分离至透明角膜后1mm,巩膜瓣下切除包括小梁、巩膜及角膜在内大小约2mm×3mm组织,作虹膜根部切除,如发现虹膜突出无法恢复则行虹膜全切除,巩膜瓣缝合2针,间断缝合球结膜,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

  2  结果

  症状:所有患者术后眼痛、头痛等症状均消失。视力: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1眼,术后视力不变者9眼,无视力下降者。眼压:1周内眼压均得到控制,其中最低眼压为6mmHg,最高为23mmHg,平均为11.34mmHg。并发症: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脉络膜驱逐性出血。术后有1例发现有少量前房出血,经止血等治疗,5天后出血消失,恢复情况良好。术后有4例发生浅前房,分别经过加压包扎、阿托品眼水散瞳、静滴甘露醇等治疗后,前房恢复良好。

  3  讨论

  在进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前,原则上应该让患者眼压降到正常范围以内,手术才安全。但临床上有部分青光眼患者,在使用局部及全身多种降眼压药的情况下眼压仍不能控制,如不能及时手术,不但眼压不能控制,而且可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甚至引起双眼失明。因此在充分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的情况下,积极地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视力的唯一选择。

  一般认为高眼压状态下进行手术危险性极大,不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较多,而且手术效果也不太理想[2]。而本组病例在高眼压下做小梁切除术,效果良好,术中及术后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笔者总结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有:(1)术前积极地降眼压。患者术前均给予1%匹罗卡品滴眼,1次/20min,口服醋氮酰胺、氯化钾,静滴甘露醇等降眼压治疗,尽量使眼压降低。特别是术者洗手前在手术床上给予患者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使术中降眼压作用发挥到最大水平。(2)在作巩膜瓣之前做前房穿刺。用6号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自颞侧斜行刺入前房缓缓放出房水,使眼压降低,方法简单、安全,不需要特殊器械。有关前房穿刺的时机,一般文献介绍在作巩膜瓣之后、小梁切除之前,而笔者认为在高眼压状态之下作巩膜瓣,由于与一般情况下切口用力手感完全不同,不但增加了作巩膜瓣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使切口偏深造成巩膜穿通,色素膜暴露。在作巩膜瓣之前做前房穿刺,放出房水使眼压降低,这样就使手术更加简单、安全,降低了手术风险。(3)术后合理用药。由于患者术前眼压持续性升高,眼球充血明显、炎症较重,术后眼压突然下降,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渗出加重,因此术后需应用激素。本组病例术后均每日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3~5天,并给予1%阿托品眼水散瞳,经过术后用药,炎症反应很快降低,未造成严重影响。

  关于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情况下青光眼手术时机问题,各种文献报道不一,一般多在2~5天之内[3]。笔者认为一旦经过所有积极的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原则上应该尽早手术治疗,而不应该消极的等待,这样不但不能使眼压降低,而且会造成视力永久性丧失。本组病例根据眼压状况:眼压<40mmHg可临床观察72h;眼压>40mmHg可临床观察48h,如眼压仍不能下降就应果断地进行手术治疗,这样既能使医生和患者留下时间观察眼压及做好手术前的心理准备,又不至于给视力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从本组病例临床观察,只要做好术前准备、手术规范细致、术后严格观察等方面,在高眼压下小梁切除不但安全而且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黄圣松,余敏斌,方敏,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小梁切除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11):885.

  2  周文炳,李美玉.青光眼研究进展.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211.

  3  吴洪梅,杨越.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10):777.

  作者单位: 1  225512 江苏姜堰,姜堰市苏陈人民医院五官科

  2 225300 江苏泰州,泰州市人民医院眼科

  (编辑:杨  熠)

作者: 王明生高健铭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