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挫伤性前房积血98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并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挫伤性前房积血是眼外伤中最为常见的体征之一,少量积血很快吸收,预后良好[1,2]。...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积血量较少,无再出血及并发症者预后较好;积血量较多,并有并发症者预后较差。结论  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并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挫伤性前房积血是眼外伤中最为常见的体征之一,少量积血很快吸收,预后良好[1,2]。但严重的前房积血若处理不当,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一系列并发症,而造成视功能损害。我院2003年5月~2006年4月共收治9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现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中,男84例,女14例。右眼55例,左眼43例。年龄4~60岁,平均23岁。就诊时间1h~5天。受伤原因:掌击伤28例,车祸伤26例,土块石子击伤26例,木棍击伤10例,玩具塑料弹击伤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治疗  双眼包扎,半卧位休息,出血早期应用止血药物及维生素类药物等,出血停止3天,则改为促进血液吸收药物;前房内有渗出粘连倾向时散瞳,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1.2.2  手术治疗  积血量在前房容量的1/2以上,眼压>30mmHg。药物治疗48h不见好转者,可行手术治疗。根据前房积血量多少或有无凝血块决定选用前房穿刺术或前房注吸术。

    2  结果

    前房积血吸收时间1~30天,平均6.2天,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与前房积血量、就诊时间以及是否发生并发症密切相关。见表1。 表1  98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治疗前后    视力比较(矫正视力) 

    3  讨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是由于外力作用于眼球表面,使前房压力突然上升,房水冲击致虹膜或睫状体撕裂而出血。积血的吸收,主要通过房角的小梁网和Schlemn管,其次是通过虹膜面的吸收和吞噬作用。虹膜产生的纤维蛋白溶解酶能把凝固的血块溶解,使游离的红细胞能通过小梁网而排出。前房积血本身对视力的影响是暂时的,可随着血液的吸收而消失,但前房积血的并发症常可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因此,处理原则是在促进出血吸收的同时特别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在治疗方面,不论出血量多少都需住院。安静,卧床休息,包扎双眼,限制活动。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缩瞳或散瞳发生再出血的比例均高于不缩瞳或不散瞳的比例。可能是由于受伤后,通过肌体修复或药物治疗,眼内相对处于稳定状态,而缩瞳散瞳均能破坏其稳定性造成继发性再出血。因此,我们主张既不缩瞳,也不散瞳,但出现虹膜睫状体,发生虹膜的粘连时,可用短效散瞳剂并适时、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减少炎症反应,消除小梁支架组织的水肿,有利于小梁网的引流,促进出血吸收。

    笔者选择手术时机包括:药物治疗48h,眼压仍≥30mmHg时则行手术。如果存在角膜内皮细胞功能遭到破坏易发生角膜血染或存在视神经损害更应该早期手术。因为现在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手术所带来的创伤,过分地依赖药物治疗、错失治疗时机,不利于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杨君.挫伤性前房积血287例临床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3(3):196.

    2  惠延年.眼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0-191.

    作者单位: 054001 河北邢台,邢台市眼科医院

   (编辑:夏  琳)

作者: 张卫红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