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6年第3卷第1期

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03年8月~2006年1月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患者128例(149眼),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术后切口对合、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03年8月~2006年1月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患者128例(149眼),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术后切口对合、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138眼(92.6%),浅Ⅰ级前房8眼(5.4%),浅Ⅱ级前房2眼(1.3%),浅Ⅲ级前房1眼(0.7%)。术后7~10天出院时眼压平均为13.2mmHg,6个月眼压平均为15.3mmHg,1年眼压平均为17.5mmHg。出院时滤过泡形态分微小囊状型(Ⅰ型)1眼,弥漫扁平型(Ⅱ型)145眼。可调线依据眼压、前房、滤过情况于术后1~2周时酌情拆除,必要时辅以眼球按摩辅助滤过形成,眼压可以下降2~8mmHg。结论  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  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滤过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常因低眼压、浅前房滤过泡瘢痕化、眼压失控等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我院近年来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即小梁切除术联合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的手术方法治疗各种青光眼,提高了抗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3年8月~2006年1月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患者128例(149眼),男61眼,女88眼,平均年龄58.2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眼,开角型青光眼14眼,新生血管性5眼,继发性青光眼4眼,难治性青光眼2眼。

    1.2  手术方法  显微镜下,选择偏鼻或颞上方向作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8~10mm,分离Tenon囊,术野暴露8mm×6mm,巩膜表面烧灼止血,作以角膜缘为基底,边长为3mm梯形的1/2巩膜厚度的板层巩膜瓣,剥离至透明角膜缘内1mm。根据情况将粘有0.4%丝裂霉素的棉片置于巩膜瓣下并覆盖球结膜2~4min,用50ml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25号针头于颞上方角膜缘内1~2mm处作针尖指向6∶00位平行于虹膜表面的倾斜辅助口。行常规小梁切除及虹膜周切术。恢复巩膜瓣,用10-0尼龙线结节缝合巩膜瓣鼻侧端顶角,颞侧顶角做1针可调缝线[1]。球结膜对位缝合1~2针。自前房穿刺口注入平衡盐溶液以恢复前房。下方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0mg,地塞米松2.5mg,敷料盖眼,2h后换透明眼罩。

    1.3  手术后的观察和处理  术后泰利必妥、氟美瞳眼水点眼,口服消炎痛和抗生素。每日裂隙灯下观察切口对合和缝线在位情况、滤过泡形成和功能、前房形成及虹膜反映情况,并测视力和眼压、检查眼底及其他并发症情况。可调缝线依据眼压、前房、滤过情况于术后1~2周时酌情拆除,并辅以眼球按摩。术后1周内每日检查2次,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门诊复查,随访6个月~1年。

    2  结果

    2.1  术后前房形成情况  依据北京同仁医院规定的将浅/无前房分为3级的分类法,浅Ⅰ级:全部有极浅的前房,周边前房呈裂隙灯状小于1/5角膜厚度。浅Ⅱ级:可分a、b两型,Ⅱa级:仅虹膜小环以内有极浅的前房;Ⅱb:仅瞳孔内有极浅的前房。浅Ⅲ:虹膜、晶状体全部与角膜相贴,前房完全消失[2]。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138眼(92.6%),浅Ⅰ级前房8眼(5.4%),浅Ⅱ级前房2眼(1.3%),浅Ⅲ级前房1眼(0.7%),其中浅Ⅱ级前房1眼和浅Ⅲ级前房1眼行滤过修补术,术后第7~10天出院时前房恢复正常的10眼,另外1眼浅前房于术后3周恢复正常。

    2.2  术后眼压情况  术后第1天眼压平均为11.4mmHg,第3天眼压平均为12.1mmHg,第7~10天眼压平均为13.2mmHg,2周眼压平均为13.9mmHg,1个月眼压平均为14.8mmHg,6个月眼压平均为15.3mmHg,1年眼压平均为17.5mmHg。其中2眼眼压失控,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1年行再次抗青光眼手术。

    2.3  滤过泡形成情况及功能  出院时滤过泡形态分微小囊状型(Ⅰ型)1眼,弥漫扁平型(Ⅱ型)145眼,缺如型(Ⅲ型)3眼,包裹型(Ⅵ型)0眼。

    2.4  可调缝线拆除时间  拆除可调线的时间依据眼压、前房、滤过情况决定,患者术后前房稳定,滤过泡扁平、局限,眼压在15mmHg以上并趋于升高时,术后1~2周时酌情拆除,必要时辅以眼球按摩辅助滤过形成,眼压可以下降2~8mmHg。如滤过过强,眼压偏低,可推迟拆除时间,3~4周后拆除。

    2.5  并发症  滤过作用太强致浅前房的2眼,经修补术后病情稳定。未出现结膜瓣渗漏、角膜损伤、前房出血、低眼压、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眼内炎等并发症。

    3  讨论

 抗青光眼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术后浅前房或无前房、滤过过强、滤过泡不形成、眼压失控等。前房穿刺形成一个倾斜的辅助口,高眼压时可放出部分房水调整眼压,浅前房时注入平衡液或无菌气泡辅助形成前房,避免手术时前房不稳定、眼压波动引起的危险,术后眼压高或眼内反应重时通过辅助口引流房水或眼内给药。丝裂霉素C是一种碱性抗肿瘤抗生素,能抑制有丝分裂和蛋白合成,具有抗纤维增殖的作用。可以抗瘢痕而促进滤过泡的形成。应用时要注意药物浓度、时间、个体差异等,避免滤过过强、浅前房、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该方法与控制巩膜瓣松紧的可调缝线技术有机的结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的缝线松紧度是影响滤过的重要因素。巩膜瓣可调缝线可增大巩膜瓣间隙,调整房水的滤过及眼压,主动调节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滤过量,有效地控制抗青光眼术后滤过功能。拆除巩膜瓣可调线的时间可依据眼压、前房、滤过情况于术后1~2周时酌情拆除,必要时辅以眼球按摩辅助滤过形成。如滤过过强,眼压偏低,可推迟拆除时间,3~4周后拆除,从而获得一个预期的、良好功能的滤过泡。我们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即小梁切除术联合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手术中危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项改良技术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炳文.临床青光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2-416.

    2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2.

   作者单位: 136000 吉林四平,四平市中心医院眼科

   (编辑:周  蕊)

作者: 徐燕妮,郭惠宇 2006-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