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8年第5卷第3期

球头型硅胶管泪道逆行植入术与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对比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
摘要:【关键词】球头型硅胶管泪道逆行植入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溢泪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我国南方多见。国内以往所采用的手术方法多以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道激光手术为主,手术效果较好,但此类传统术式由于操作较复杂、损伤大、耗时长、出血、疼痛、复发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而慢慢被一些如球头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球头型硅胶管泪道逆行植入术;泪囊鼻腔吻合术

    溢泪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我国南方多见。主要由鼻泪管阻塞引起。国内以往所采用的手术方法多以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道激光手术为主,手术效果较好,但此类传统术式由于操作较复杂、损伤大、耗时长、出血、疼痛、复发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而慢慢被一些如球头型硅胶管泪道逆行植入术、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1]、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2]等新颖的微创手术方法给取代。我院于2007年初引用了刘东光等[3]研制的球头型硅胶管泪道逆行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单纯性鼻泪管阻塞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慢性泪囊炎120例(120眼),男18例,女112例。年龄18~76岁,平均48岁。将球头型硅胶管泪道逆行植入术设为A组,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设为B组。两组术前均给予压迫泪囊区有脓性或黏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冲洗均不通畅(从下泪小点进针,从上泪小点溢出)。

    1.2  手术方法  术前均用不含激素的抗生素眼药水3天及常规冲洗泪道。

    1.2.1  A组术式  用喷雾器将1%呋麻液+丁卡因予以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另用2%利多卡因沿上泪小管走行向内眦韧带区局麻,以及眶下神经泪囊区局麻。用带引线的泪道探针由上泪点穿过泪鼻道送引线,用环状钩从同侧下鼻道将引线钩出,并与已配套准备好的扩鼻泪管绳打结连接,牵上方引线将扩鼻泪管绳由下鼻道逆行进入鼻泪管及泪囊,上下来回撤动扩鼻泪管绳予以扩大鼻泪管管腔。再由原路退回,去除扩鼻泪管绳并将引线又与球头型硅胶管上的硅管引线打结连接,牵上方引线将球头型硅胶管的球头部送入泪囊即可,剪断引线由下泪小点冲洗泪道通畅后术毕。

    1.2.2  B组术式  采用局部阻滞加浸润麻醉。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皮肤切口,分离泪前嵴、内眦韧带、泪囊窝,断内眦韧带。在泪颌线压孔,用3mm口径咬骨钳向前、下方扩大骨孔,造成15 mm×12 mm骨窗。暴露鼻黏膜、泪囊,分别作“工”字形切开。将泪囊后瓣切除,保留前瓣与鼻黏膜前瓣吻合2针,并与轮匝肌悬吊。用庆大霉素冲洗下泪点,感鼻腔或口腔有液体后,间断缝合皮肤切口术毕。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出血、淤血、疼痛、治愈对比情况。

    2  结果

    手术资料统计显示:A组在正常情况下的手术时间在5~30 min可完成。其中5~10 min 12例,10~30 min 48例;而B组在正常情况下所需手术时间要在30~60 min或更长时间来完成。其中30 min之前完成的无一例,30~60 min 56例,≥60 min4例;显然A组比B组在手术时间上要快。两组手术时间上有着显著的差距(表1)。另外B组术后鼻腔出血7例,A组术后鼻腔出血仅1例,P<0.05,差异有显著性。B组眼睑及皮肤伤口区淤血30例,泪囊区、眼部及鼻腔疼痛10例;而A组中眼睑及皮肤伤口区淤血仅2例,泪囊区、眼部及鼻腔疼痛仅1例,两组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愈情况:A组59例而B组58例,两组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1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对比  (例)表2  两组术后情况对比

    3  讨论

    众所周知,泪囊鼻腔吻合术为传统手术,在我国使用此术式已有几十年,手术效果较好为临床医师采用[4~6]。但是此类传统术式由于操作较复杂、损伤大、耗时长、易出血、疼痛、复发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我们采用了球头型硅胶管泪道逆行植入术,经过临床上与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从手术操作时间,以及术后出血、淤血、疼痛、治愈情况进行了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球头型硅胶管泪道逆行植入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短且出血、淤血、疼痛更少,与传统手术的治愈率比较更佳。其原因在于减少了刺激,将开放式改为闭合式,在不损伤任何正常组织的情况下以微创手术方式,植入生物硅胶制成的人工泪道管腔更符合解剖原理。我们深知介入治疗如今在医学的各个领域开展得如火如荼,而球头型硅胶管泪道逆行植入术式因具有这种优势而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笔者总结了该手术的优点:(1)操作简单、安全、省时、患者不需住院。(2)不切开皮肤,无需凿骨,出血少且痛苦小不易产生恐惧心理,患者易耐受。(3)不改变原有的解剖位置,若手术失败可重新植入或改用其他术式。(4)不做皮肤切口,避免传统手术后瘢痕形成所带来的痛苦[7]。(5)适合糖尿病或心功能差的病人,可降低术中风险。(6)对手术器械及设施要求不高,基层医院可开展。因此,该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肖满意,张子曙.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3,12(1):3133.

2 徐乃江,朱惠敏,杨丽.实用眼整形美容手术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278283.

3 叶星,刘东光,周颂华.鼻泪道逆行球头型硅胶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32例.实用医学杂志,2000,16(7):570571.

4 陈春霞,陈玲.泪囊鼻腔吻合术231例临床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3):224225.

5 李宏科,张洪勋,刘毅,等.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后“C”新型置管的应用.眼外伤职业病杂志,2003,25(4):280.

6 王成业.眼手术并发症原因与处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0146.

7 李强,万鹏霞.慢性泪囊炎三种手术方式临床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5):347349.


作者单位:425000 湖南永州,永州市眼科医院

作者: 伍俊,文智伟,唐勋伦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