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8年第5卷第4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2007年4月在我院进行的1086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56例(56眼)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进行观察,均在术后10~30天内发生以前部为主的急性葡萄膜炎症反应,采用西药治疗组、中西药联合组对照疗效,西药组局部扩瞳,庆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2年4月~2007年4月在我院进行的1086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56例(56眼)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进行观察,均在术后10~30天内发生以前部为主的急性葡萄膜炎症反应,采用西药治疗组、中西药联合组对照疗效,西药组局部扩瞳,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等方法,中西药联合除应用西药外,加用自拟中药明目消障汤剂口服。结果 西药治疗治愈21例(80.77%),无效5例(19.33%),平均治疗时间15天;中西药联合组治愈29例(96.67%),无效1例(3.33%),平均治疗时间10天。 结论 迟发性葡萄膜炎属人工晶体术后较晚期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一种疾病,未发现不良严重后果,术中精细的操作,彻底清除皮质,控制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血糖,冲洗人工晶体,减少不必要手术器械刺激,术后用点眼水及口服药物可适当延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效好,纤维渗出物吸收快、视力恢复快、效果满意。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人工晶体术后;迟发葡萄膜炎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引起迟发性葡萄膜炎,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熟练程度提高,并发症也逐渐减少,但迟发性葡萄膜炎仍有发生。我科自2002年4月~2007年4月对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2年4月~2007年4月在我院进行的1086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56例(56眼)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进行观察,男27例,女2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52岁。老年白内障26例,并发性白内障28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本手术均由有经验的医师主刀顺利完成,均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本组56例56眼,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26例,中西药联合治疗组30例。

    1.2  手术方法及处理

    1.2.1  手术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灌注液为平衡盐液,选用美国产或中美合资人工晶体,黏弹剂为上海其胜黏弹剂。

    1.2.2  术后常规处理  术后第一天,局部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每日1次,连续3天,每日上午活动一次瞳孔,点复方托品酰胺。口服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常规术后第3天出院,局部继续点典必殊眼液及双氯芬酸钠眼水。

    1.3  并发症及处理  本组迟发性葡萄膜炎56例(56眼),所有病例均在术后10~30天内出现程度不等的葡萄膜炎,根据临床眼部情况和自觉症状分为轻症和重症,有13例轻症,术眼稍感涩磨不适,视物稍感模糊,裂隙灯检查,结膜轻度充血或无、角膜透明,房水闪辉(+),KP(-)。重症43例发病在2天以上就诊,术眼疼痛明显,涩磨、流泪,视力明显下降,裂隙灯检查,结膜混合充血明显,角膜轻度水肿,KP(±),房水闪辉(+~+++),前房出现有形性纤维素性渗出物,人工晶体表面渗出膜形成,另有3例炎症波及前部玻璃体,呈轻度絮状混浊。

    1.4  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组:局部用药,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点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局面点典必殊眼水、双氯芬酸钠眼水,部分患者静滴青霉素钠及地塞米松,均视病情控制情况逐渐减量。

    中西药联合组:除西药组用药外,同时给予中药内服,自拟明目消障汤剂,基本方药:黄芩15 g,公英20 g,龙胆草12 g,白术15 g,苍术15 g,车前子(包煎)30 g,夏枯草20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昆布15 g,海藻20 g,焦三仙各12 g,每日一付,水煎两汁,每次300 ml,早晚温服。

    2  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房水闪辉全部消失,自觉症状消失,纤维渗出膜吸收,视力恢复同前,KP减少。无效,房水闪辉(+)或(±),纤维渗出膜残留。治疗结果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注: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U=23.38,P<0.05

    3  讨论

    本组病例,经中西医分组治疗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症状消失快、纤维渗出膜消散吸收快,不影响术后视力,本组发病率为5.2%,国内有报道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葡萄炎发生率占2.2%[1]。

    本组病例发病时间均在术后早期炎症消退后再发生,以前部葡萄膜炎为主的急性炎症反应,多发于术后2~5周,最早发病时间为术后10天,最迟术后30天。早期患者仅有眼疼流泪,伴视物糢糊,眼红,随着病情加重,而出现前房房水闪辉(++~+++)等,前房内纤维素性渗出,人工晶体表面膜形成,甚至形成包裹型人工晶体膜,虹膜后粘连等,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首先应扩瞳,扩瞳后纤维渗出膜易于吸收,局部用药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点典必殊眼水、双氯芬酸钠眼水。

    中医眼科认为迟发性葡萄膜炎治以清肝泄热除湿利水,软坚散结、消膜明目,口服中药明目消障汤剂,本方药中公英、黄芩、龙胆草清热解毒泻火、抗炎,昆布、海藻、夏枯草软坚散结,利于房闪及纤维渗出膜吸收,薏苡仁、车前子、云苓、白术、苍术健脾利湿,加快房水循环,促进病理产物吸收。本组病例以并发性白内障术后发生迟发性葡萄膜多见,其发生与白内障性质、手术创伤、既往眼病情况密切相关[2]。在对顽固性人工晶体膜形成药物治疗长期不吸收,并影响视力者,可行手术清除吸出的方法。

    通过56眼疗效观察,笔者认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加快渗出物吸收,提高视力,缩短疗程,术中精细操作,彻底清除皮质,控制糖尿病性白内障血糖,减少手术器械刺激,术后患者点抗炎眼水及非甾体眼水可适当延长,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金星,陈国岭,陈玉浩.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1):40-42.

2 顾文斌.中药对人工晶体膜形成的作用.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4(2):104.


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眼科

作者: 党运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