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10年第7卷第1期

鼻内镜下口鼻联合径路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杂志
摘要:手术配合。护理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上。因此一经确诊,应及早施行腺样体切除术[1]。但传统刮除手术方法,由于操作盲目,容易导致腺样体残留,甚或误伤邻近结构,如:咽鼓管口损伤,咽壁损伤等并发症。...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腺样体;鼻内镜;手术配合;护理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上。若腺样体增生肥大可压迫周围结构导致耳、鼻、咽喉及全身症状。近年来发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80%是由腺样体肥大所致。因此一经确诊,应及早施行腺样体切除术[1]。但传统刮除手术方法,由于操作盲目,容易导致腺样体残留,甚或误伤邻近结构,如:咽鼓管口损伤,咽壁损伤等并发症。自2005年10月—2009年10月我科采用鼻内镜直视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更加精准,术中避免拉拽动作,可以明显减少手术中的损伤,增强治疗效果。观察术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发现该术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1例腺样体肥大的患儿中,男86例,女35例;年龄6~12岁;病程3个月~5年。就诊时主诉为听力下降、间断性耳闷、耳痛或睡眠时打鼾、鼻塞等。121例患儿中腺样体均增生肥大。87例合并扁桃体Ⅱ°~Ⅲ°肿大,54例合并有单耳或双耳鼓室积液,鼓室图B型,纯音测听为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

  1.2 手术方法 121例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仰卧位。用0.5%~1%麻黄素棉片填塞收缩鼻腔黏膜,消毒,铺巾。放置开口器,暴露口咽,经口鼻联合径路,在电视显示系统监视下鼻内镜经一侧鼻腔导入鼻咽部,用细导尿管通过鼻腔将软腭向前牵拉并固定。经口腔将电动微型切削刀头送入鼻咽部,然后由上向下,由外向内彻底切除腺样体。经口腔用棉球压迫鼻咽部创面止血;术中出血少。其中87例合并扁桃体Ⅱ°~Ⅲ°肿大先行扁桃体剥离术,再用上述方法切除腺样体,所有手术患儿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抗炎5~7天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患者的准备 术前一天到病房探视患者,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简单的手术经过,调节患者心理。同时检查术前准备是否充分,尤其是鼻部的准备工作,注意评估有无感冒及鼻腔疾患,了解鼻咽纤维喉镜及CT的检查情况。

  2.2 患儿心理护理 患者往往对手术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因而必须做好解释工作,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简单的手术过程及其手术的先进性、科学性,让其明白手术方法比较安全、损伤小、效果好、表面无切口,不影响外观,使其愉快接受手术,为手术营造良好的正常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特殊器械物品的准备 手术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及动力系统,可调吸引器等,另备5ml注射器细长针头,0.5%~1%麻黄素和生理盐水。

  2.4 术中配合

  2.4.1 患者取仰卧位,面部稍倾向术者,并垫头圈固定,双眼贴上眼膜。

  2.4.2 根据手术医生的情况检查调试好鼻内镜,在手术开始时套上内镜消毒套,并推至手术床边待用,正确连接动力及监视系统,以供助手观看。

  2.4.3 洗手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及各种器械的名称、用途,并提前洗手整理器械台,根据监视系统了解手术进程,及时准确地传递各种器械。

  2.4.4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及病情变化及手术进程,保证及时提供手术中所需器械物品。

  3 讨论

  3.1 器械物品的准备。由于经鼻口腔联合进行,空间相对狭小,手术精细,因此使用的器械通常比较特殊。护士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熟悉手术的操作步骤,掌握各种器械的名称及使用方法,以便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进行传递,紧密配合狭小空间的手术操作[2]。

  3.2 做好鼻内镜调试。由于整个手术均在鼻内镜直视下操作,因而安全可靠。护士术前根据手术医生的情况对鼻内镜进行调试,如内镜位置、距离、光亮强度,关节操作是否灵活,视屏的位置、亮度、图像是否清晰合适,切割刀选择及动力系统调试等。手术开始时巡回护士连接监视系统及鼻内镜,并与洗手护士配合用无菌透明内镜塑料罩套在内镜导光纤维上,以便术者在手术中随时调节。

  3.3 严密观察病情 手术过程中配合麻醉医师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手术医师。

  3.4 术前要求严格检查鼻部清洁准备工作及有无鼻腔疾患等。手术结束时清理器械和物品。用0.5%~1%麻黄素和抗生素滴鼻液滴鼻,防止伤口的出血及感染。

  在使用鼻内镜以前,传统腺样体刮除靠手术者手感,操作盲目,容易导致腺样体残留,或误伤邻近结构,目前用鼻内镜导入鼻咽部具有放大、明亮、清晰视野、定位准确;鼻内镜技术使传统腺样体切除由盲视变为可视,随着动力微型切割的广泛应用,能够完整切除腺样体组织而不伤及鼻咽部其他结构[3]。所以术中的医护配合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

  2 俞春丹,袁坚列.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配合.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8-29.

  3 Havas T, Lowinger D. Obstructive adenoid tissue: an indication for powered-shaver adenoidectomy .Arch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8:789-791.

  

作者: 刘金华,张远芬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