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4期

健康教育在婴幼儿慢性腹泻病中的应用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护理慢性腹泻病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慢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教育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及定期出院指导。结果健康教育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护理慢性腹泻病患儿中的作用。方法 将68例慢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教育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及定期出院指导。结果 健康教育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在慢性腹泻病患儿的恢复中有一定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健康教育形式应多样化,其模式和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慢性腹泻病 婴幼儿
      
  Application and observ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  
  Han Ruimin,Niu Xiaogui,Zhang Xiaoli,et al.
   
  T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inzhou Medical College,Shandong256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func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nursing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arrheal disˉease.Methods The68children with 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health educ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33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35children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group.Regular nurs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ontrol group,health education and periodical discharge instructions had been executed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group based on regular nursing.Results Indexes of health educ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discharge instructions 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e recovery of the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and it should be carried on in clinical practice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 children 

  慢性腹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消化道疾病,病因复杂,感染、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均可引起。慢性腹泻病迁延不愈、持续腹泻常常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继发感染,引起急性发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多脏器功能异常。笔者从2002年10月~2004年3月对慢性腹泻病患儿加强健康教育,发现其对腹泻病的恢复及预防急性发作有一定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10月~2004年3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慢性腹泻病患儿68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断标准 [1]  ,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3个月~12个月52例,体重4.1~8.2kg;13个月~24个月16例,体重8.4~10.1kg;合并营养性贫血者47例(69.1%),合并佝偻病者58例(85.3%),合并营养不良者41例(60.2%)。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健康教育组35例,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和定期出院指导为健康教育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喂养方式(母乳/牛乳)、体重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
   
  1.2.2 教育方法 (1)入院后分管床护士对患儿进行健康评估,测量体重,观察大便性状及次数,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患儿父母的文化素质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制定适合患儿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实施计划,根据患儿恢复情况评估教育效果。(2)出院前再对患儿病情及其父母对疾病的护理知识进行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出院指导。(3)定期复查,了解患儿大便性状、每日腹泻次数以及伴随的症状,进行大便常规检查;询问患儿进食情况(食物的质与量、热卡)为患儿进行体格检查,测量体重,了解生长发育情况。
   
  1.2.3 教育形式 管床护士定期与患儿父母沟通、交流,以语言教育为主,配合书面教育,给患儿父母提供有关腹泻病的书籍。教育对象主要为患儿父母、看护者。
   
  1.2.4 教育内容 (1)向患儿父母讲解小儿的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以及与成人的差别。(2)讲解慢性腹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以及护理要点。(3)从患儿喂养方式、辅食品的添加、断奶的方法及时间、卫生习惯、用药知识、气候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教会患儿父母如何配合治疗及如何护理患儿。(4)从心理方面给予指导,增强患儿父母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6.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t检验或χ 2 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教育组治愈时间比较 教育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教育组治愈时间比较(略)
    
  2.2 对照组与教育组急性发作率比较 教育组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教育组急性发作率比较(略)
    
  2.3 教育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患儿体重增长比较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体重都有所增加,教育组患儿体重增加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见表3。

  3 讨论
   
  3.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工作已转化为集治疗、预防、康复、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护理模式 [2]   在此模式的要求下,临床护理人员一方面 承担着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任务,另一方面肩负着维持健康、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3]  。
    
  表3 教育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体重增长比较 (略)
    
  3.2 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儿家属以及看护者对慢性腹泻病相关知识及复发的诱发因素的认识能力 患儿入院后,应尽早对其家属及看护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并了解慢性腹泻病,取得治疗上的配合和参与,并认识到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平衡膳食结构、按时逐步添加辅食,防止过食、偏食及饮食结构的突然变动的重要性;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营养性贫血,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等的定期消毒。本研究发现,健康教育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而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3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有效降低了急性发作率 健康教育组较对照组的急性发作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慢性腹泻病的急性发作和复发,这与通过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患儿家属及看护者了解了本病的相关知识、避免了诱发因素有关。健康教育促进了患儿的生长发育,保障了患儿的身体健康,也减轻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3.4 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士进行满意度测评,对照组与教育组满意例数分别为24例(72.7%)和33例(94.3%),健康教育组对护士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说明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治疗与护理的实行。实施健康教育时护士耐心和细心的指导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了直接护理患儿的时间,改变了以往患儿家属对护士的不信任与怀疑的局面。护士不再是医嘱的简单执行者,而是健康教育者和健康咨询者,护士作为一个有专门知识的独立的实践者,被赋予多元化角色。护士也从中受益匪浅,一方面使自己所学知识在临床上得到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积累了宝贵经验;另一方面得到了患儿家属的信任与认可,获得了成就感。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有利于慢性腹泻病患儿的恢复,预防其急性发作和复发;健康教育改善和提高了护士及医院的形象,改善了护患双方的关系,对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通过本次研究,笔者体会到:健康教育形式应多样化。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方法是交谈,方 法的单一必将影响教育的效果,通过各种方式对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理论、内容、形式、方法、技能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编写不同病种有关健康教育实用性教材,制定统一的健康教育模式和评价方法势在必行,从而避免健康教育的工作程序流于形式,影响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 王志红.浅析护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52.
   
  3 刘美玲.护理科研.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4.
    
  (收稿日期:2004-10-20)

  作者单位:256603山东滨州滨州医学院护理系临床教研室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编辑一 凡)

作者: 韩瑞敏牛晓桂张晓丽张雪雁吴玉梅高海霞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