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4期

学龄期儿童癔症临床特点及心理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儿童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没有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症状和某些精神症状[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且发病的诱因及临床症状各异。为了解学龄期儿童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现将我科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8例学龄期儿童癔症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点击显示 收起

       儿童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没有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症状和某些精神症状 [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且发病的诱因及临床症状各异。为了解学龄期儿童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现将我科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8例学龄期儿童癔症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6例,女32例;年龄7~1412岁,其中独生子女为29例;家族中母亲有癔症病史者6例。
   
  1.2 病前个性特征 38例中暴躁易怒者16例;固执任性12例;胆怯懦弱内向6例;依赖性强4例。

  1.3 发病诱因 38例发病前均可追诉到明显的刺激因素,其中受批评者19例;担心考试失败7例;同学之间小矛盾5例;受惊吓者4例;自己简单的要求未能满足者3例。
   
  1.4 临床表现 发作性胸闷、胸痛或憋气、过度通气13例;瘫疾9例,其中5例表现为四肢瘫,4例表现为双下肢瘫;发作性晕厥但摔倒时不受伤6例;四肢震颤伴行走不稳5例;发作性目光呆滞、思维停顿样3例;情绪暴发、哭闹不止2例。
   
  1.5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35例行血电解质检查均无异常;2例行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检查亦无异常;38例行心电图检查,除6例提示窦性心动过速,4例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外余均正常;28例行脑电图检查,3例提示边缘状态脑电图,余正常;16例行胸片检查均无异常。
   
  1.6 治疗方法 (1)对38例患儿均给予心理治疗,首先耐心倾听患儿叙述,以亲切的态度与患儿交流,仔细询问病史,找出发病诱因,给予其鼓励、安慰、开导、支持、保证、取得患儿信任;同时了解其性格特征,解除其恐惧心理及不安情绪。(2)配合维生素类药物及生理盐水肌注或静脉使用VitC及葡萄糖酸钙等暗示治疗。肌注或静脉穿刺一方面具有暗示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惩罚性,有利于打断儿童潜意识获得补偿的心理。在给药同时可告知患儿此药物来源困难,其疗效独特,药到病除,让患儿心理有一种满足感。(3)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详细介绍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解除家长的焦虑情绪,避免不良暗示引起复发。
   
  2 结果

  38例患儿通过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并恢复常态,其中4例在1年中反复发作2次,每次都有明显诱因;1例1年中反复发作4次,每次均于考试前发作,现休学在家,且此患儿母亲有“癔病”史。
   
  3 讨论

  癔症多由心理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起病甚急。近年来学龄期儿童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可能与社会环境及生活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 [2]  。当今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只重视智力开发,常忽视儿童的个性塑造及心理教育,养成其任性、自私、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有缺陷的个性人格,形成癔症的心理基础。本组患儿发病前均有刺激性精神因素,其中以受到批评占首位,为50%。现代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家长众星捧月似的百依百顺,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在学校里学习压力大,各方面竞争较强,导致其精神及心理上的不平衡发展,一旦遇到有违个人意愿或受到一点挫折,精神及心理上即承受不了,出现精神上的异常,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作的情感可再次发病。本症多发于学龄期儿童,且女性多见(本组女性占84%)。这与学龄期儿童情感带有冲动性和易变性、情感调节能力弱、应变能力低、心理稳定性差有很大关系;加之女性儿童较男性儿童青春期开始早,情绪多变、胆小、情感脆弱,故易发生心理异常。总结本组患儿有如下临床特点:(1)女性,学龄期儿童,躯体症状占多数;(2)发病前有精神诱因;(3)症状易变,多样化,而且不能用一般器质性疾病解释,辅助检查正常;(4)有目的性,通过发作受压抑的愿望得到部分满足;(5)暗示治疗及心理治疗有效。
   
  儿童癔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同时还需家长配合,避免不良暗示,本症大多数预后良好,但反复发作对儿童个性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有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高达12.97%,其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父母教育子女的态度、方法和学校环境 [3]  。为了预防儿童癔症的发生,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3点:(1)向社会(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和幼儿园、小学教师)普及有关儿童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让全社会都重视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2)端正教育独生子女的态度和方法,对其不合理要求要予拒绝,使其逐渐学会克制自己过分的欲望,对其生活不可过度保护和一切代办,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3)对独生子女从小进行“挫折教育”,逐步提高其对挫折和失败的承受能力,以便其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陶国泰.儿童少年精神医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60.
   
  2 裴竹英,包新华,秦炯,等.儿童心因性疾病临床特点.中华儿科杂志,2002,40:263.
   
  3 苏林雁,王国斌,罗学英,等.湖南省独生子女心理卫生调查.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3,19(5):262.
    
  (收稿日期:2004-09-06)

  作者单位: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儿内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李燕华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