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5期

浅析儿童性病及预防

来源: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摘要: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国内外交流的增加,以及受西方道德观念的冲击,年青人成为性病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危及儿童的身心健康。笔者将由夫妻相互传染或传染给子女的性病称为家庭性性病。笔者对已经报道的儿童性病进行分析,探讨原因及预防。1临床资料根据有关皮肤性病杂志报道的儿童性病,归纳为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国内外交流的增加,以及受西方道德观念的冲击,年青人成为性病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危及儿童的身心健康。笔者将由夫妻相互传染或传染给子女的性病称为家庭性性病。笔者对已经报道的儿童性病进行分析,探讨原因及预防。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有关皮肤性病杂志报道的儿童性病,归纳为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器鲍温样丘疹病及艾滋病等,其中部分与父母患性病有关,部分与父母是否患有性病无关。

   2 讨论

   2.1 传染途径 性病的传染方式分为直接传染和间接传染,即与性有关和无关。儿童性病多为间接传染所致,即通过皮肤或粘膜接触所致。如与患病者同床、共用浴盆、浴巾、同游泳池、吃她人乳汁、幼儿园共用痰盂大小便等,部分患儿亦由胎传所致。儿童患病亦可由性虐待所致 [1]  。女孩多于男孩,其原因可能是男女生殖器解剖特点不同,造成女阴易于感染。

   2.2 病种及病因 上述的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器鲍温样丘疹病、艾滋病等各种儿童性病,其主要病因为:淋病双球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梅毒苍白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且后者危害性最大,更不能忽视它的传播。

   2.3 预防

   2.3.1 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性教育 儿童性病的发生与成人性病有密切关系,因此控制成人性病是预防儿童性病的根本措施。普及性知识及性道德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打黄及扫毒是对性病的一级预防,特别是一些不可治愈的性病如艾滋病。对可治愈的更应加强二级预防,进行医疗干预,得到及时治疗,切断传染源,如上述儿童性病部分与父母有关,笔者临床所见儿童所患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尖锐湿疣亦是如此。

   2.3.2 切断传播途径,使儿童远离传染源 青春前 期儿童,应注意家庭及托儿所环境中患者的治疗与隔离,以及污染物的消毒处理;对胎传者,患有性病的父母在怀孕前应早诊断、早治疗,如梅毒和艾滋病,多由胎传所致,因梅毒螺旋体易在胎儿内脏及组织液中繁殖,对早期胎传梅毒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或死产 [2]  ;青春期少年通过性接触感染的,提示及早开展性教育已提到日程上。

   2.3.3 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在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在诊治患者的同时,应给患者讲清性病的传染源及传染途径,防止传染给家人及他人,特别是儿童。如尖锐湿疣等病毒性性病,易反复复发,难以治愈,且在治疗过程中有损伤,给儿童成人后造成一定的身心损害。

   2.3.4 全社会不应歧视这部分人群,使他(她)们患病后,能够到正规医院或专科门诊治疗,以免误诊、漏诊或治疗不彻底,继续传染,特别是夫妻之间,一方患病,双方都应诊治,以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甚至传染给子女。

   参考文献

   1 邵长庚,林元珠.我国儿童性病的防治.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387.

   2 叶惠云,翁霞去,李亚里,等.妇产科医师进修必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423-424.

   作者单位:841700新疆马兰解放军第546医院

   (收稿日期:2004-09-15)

   (编辑唐 城)

作者: 姜政勇 陈钢花 刘金涛 张云辉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